论成渝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论成渝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ID:32926350

大小:62.3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17

论成渝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_第1页
论成渝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_第2页
论成渝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_第3页
论成渝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_第4页
论成渝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成渝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成渝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摘要: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為背景,在分析成渝经济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以成渝“双城”為核心的区域金融中心,以发展金融后援产业為核心构建成渝金融中心,以金融创新推动成渝经济区金融,经济发展的建议。关键词:成渝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双核模式;金融协作;金融创新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5-0096-052011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规划明确提出提升重庆、成都区域性金融中心功能,构建辐射西南地区金融服务网络,形成统

2、筹城乡的金融产业体系,為成渝经济区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契机。一、成渝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现实困境1在现行行政区规划格局下成渝"双城”竞争多于合作。自1997年重庆被划分為直辖市后与作為省会城市的成都在行政格局上相互独立,两个城市的政府政策都是以各自发展和利益為首要目标,竞逐金融中心的地位,缺乏政策的协调性和包容性。同时由于成都和重庆两城规模较大、经济实力相当且区位相邻近,经济腹地重合等特点使得“成渝”双城间竞争激烈。此外,区域间行政体制的分割,阻碍了统一的金融、流通和要素等市场的建立以及产业集聚效应的实现。当前成渝两地的合作还处于初级阶

3、段,政府问仅仅出台了相关政策,实质性的合作刚刚启动,成渝双城竞合关系的调整还需要一定时间。2成渝两地产业结构趋同效应显著。所谓产业结构趋同是指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产业构成、空间分布和总量等方面的相似性。成渝经济区是川西、川东两大经济圈的重叠,产业结构趋同而非互补使该区的建设存在定位不明确、缺乏统一部署等内部问题。成渝两地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是:一方面,长久以来重庆和成都市在历史、区位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因此在供给和需求结构方面相似性也较大,由此产生相近的资源和生产偏好,最终出现现阶段成渝两地趋同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

4、為发展地方经济,快速获取发展成效,突出政绩,成都和重庆政府当局都积极投资于能够创造较大产值的高价产业,而忽略了地方的比较优势,造成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显著,地方资源未能得到合理配置。这种产业结构趋同效应的存在使成渝两地為争夺市场份额和资源而相互竞争,重复投资,双边合作项目偏少,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难以实现。这对发展成渝双核经济模式产生较大阻碍。此外,资源禀赋的相似性也是导致“成渝”两地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之一。二、成渝经济区金融中心模式的选择(一)成都,重庆区域金融集聚特点的比较分析对成都,重庆的区域金融集聚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对双核的功能定位

5、作出科学的判断,规划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蓝图。在借鉴国内外有关金融中心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着易量化、数据可得、与金融集聚特征相关度高的原则,本文运用以下金融中心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来比较分析成都,重庆两市金融集聚特点。1经济环境。本地经济的强劲增长是建设金融中心的前提和基础。成渝经济区经济密度是西部平均经济密度的14倍,是西部唯一具备突破省市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两大核心城市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加强。由表1可知,重庆的GDP总量从2007年至2010年,连续四年高于成都,2010年成都的GDP总量占重庆的70.32%o

6、但成都的人均GDP远远高于重庆,2010年成都人均GDP大约為重庆的2倍。重庆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样落后于成都,2010年重庆人均可支配收入為成都的84.15%o高端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往往和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度相关。表1经济环境的数据成分表明重庆和成都都具有建立成渝金融中心的基础。2金融环境。(1)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由表1可见,2007年重庆的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為6662.36亿元,成都的為6393亿元;从2008年开始,成都的金融机构存款总额开始超越重庆,到2010年,重庆的金融机构存款总额仅為成都的89.11%。金融机构的存款额一

7、方面体现了当地居民的财富增加,另一方面也是储蓄转化為投资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基石。(2)金融机构贷款总额。成都从2009年开始以较高的增长力超过重庆,并不断将优势拉开。2007年成都的贷款总额仅為重庆的79.25%,到了2010年重庆的贷款总额占成都的90.61%。金融机构贷款是企业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资金,较高的贷款额说明当地经济具有活力,对于地区GDP的增长乃至金融业的繁荣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3)保险深度。根据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某地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保险机构发展的重要指标,是金融保险机构素质

8、的综合体现;保险机构的发展是衡量一国或一个地区金融业发展质量的指标。从表1数据可见,从2007年到2010年,成都的保险深度一直高于重庆,由此可见,成都保险机构的发展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具有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