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07249
大小:6.29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2-17
《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形态及识别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温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形态及识别的研究姓名:汪敏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口腔临床医学指导教师:麻健丰;潘乙怀2012-05-19温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形态及识别的研究摘要目的:本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透明牙技术和显微CT技术研究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牙根、根管以及髓室的解剖形态,为临床治疗上颌第一恒磨牙提供解剖学依据。第二部分通过平行投照和偏移投照技术研究不同角度X线投照对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MB2的识别作用,为临床医师发现和识别MB2提供更有效辅助手段。方法:第一部分:1.收集60个临床拔除的上颌第一恒磨牙
2、,对近颊根外形进行分型;牙科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根尖孔数目和位置;游标卡尺测量根尖孔到根尖顶点之间距离、近颊根宽度、牙冠颊舌径以及根长。制作透明牙,观察牙根根管数目及根管分型。2.对40个上颌第一恒磨牙进行高精度显微CT扫描,在三维重建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分析,测量牙齿髓室顶高度、髓腔高度、根分叉高度以及各个牙尖顶与髓角之间的距离,测量髓室底2mm内根管口直径,研究髓室顶、牙尖、髓角与釉牙骨质界之间解剖位置关系。第二部分:收集40个上颌第一恒磨牙,在离体牙旋转模型上模拟临床根尖片分角线投技术进行X线拍摄。分别在无诊断丝和存在诊断丝情况下进行投照,从
3、0。N30。每间隔5。拍摄1张,每个牙齿拍摄14张X线片。离体牙制成透明牙标本以提供金标准确定近颊根根管数目。三位专科医生对X线片随机单盲阅片,分析诊断丝对根管数目判断的影响以及各投照角度下对双根管的发现率。结果:第一部分:1.60个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全部为三根,腭根最长,近颊根次之,远颊根最短,根分叉部位近颊根平均宽度为7.05±0.66mm,近中颈部牙冠颊舌径为11.29±0.63mm。根尖孔数目变异最大的为近颊根,平均每个近颊根有1.33个根尖孔,其中有58.7%不位于根尖,与根尖顶点距离最大为4.32mm,平均为0.78mm。远颊根与
4、腭根基本都只有一个根尖孑L。所有牙根有55.4%的根尖孑L不位于根尖顶点,与根尖顶点平均距离为O.51mm。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管解剖极为复杂,其单根管发现率为36.7%(22/60),双根管发现率为61.6%(37/60),其中以II型、Ⅳ型发现率最高,三根管发现率为1.7%(1/60)。远颊根管有2例为II型,其余均温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为I型。腭根均为单根管。2.40个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髓室解剖指标测量髓室项高度4.25±0.60ram,髓室高度1.54±0.64mm,根分叉高度2.66±0.47mm,胎面中央窝至髓室底之间的距离5.7
5、9±O.79rfllYl,髓室顶至根分叉最高点之间的距离4.20±O.79toni,黔面中央窝至根分叉最高点之间的距离8.45±0.96rilirl,近颊尖至近颊髓角之间的距离3.37±0.66mm,远颊尖至远颊髓角之间的距离3.69±0.57mnl,近舌尖至近舌髓角之间的距离3.81±O.72mlTl,远舌尖至远舌髓角之间的距离3.72±0.75mn'l。其中髓室高度变异系数最大,黔面四个牙尖近颊尖最靠胎方,其次为近舌尖,随后是远颊尖以及远舌尖,髓角高度分布也与牙尖高度一致,均位于釉牙骨质界胎方。釉牙骨质界位于髓室顶胎方0.22ram。在髓
6、室底2mm内发现近颊根有两个根管口的牙齿有26例,其中MB2根管口直径0.1079_+0.0430mm。第二部分:40个上颌第一恒磨牙MB2的发现率为67.50%,其中II型、Ⅳ型根管占多根管的74.07%(20/27)。在有诊断丝存在的情况下,对X线根管数目判断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无诊断丝存在,而误诊率、漏诊率均低于无诊断丝存在。诊断丝水平近中偏移15。与无诊断丝水平近中偏移20。投照具有最好的双根管发现率。结论:上颌第一恒磨牙根及根管解剖形态复杂,近颊根根尖孔数目多,第二根管发现率高,髓腔高度变异度大,MB
7、2根管口细小,临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治疗时,利用诊断丝及偏移角度X线投照能提高其近中颊根双根管的检出率。关键词: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第二根管:透明牙标本;x线偏移投照;诊断丝投照;显微CT温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一StudyOiltheMorphologyandRecognitionofMaxillaryPermanentFirstMolarinvitroABSTRACTubjective:Thisstudyiscomposedoftwoparts.Inthefir
8、stpart,clearingtecll芏1iqueandMicroCT(micro。computedtomography,uCT)techniquehadbeen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