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形象性与学理性文学概论课教学的两个层面

论形象性与学理性文学概论课教学的两个层面

ID:32898031

大小:4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7

论形象性与学理性文学概论课教学的两个层面_第1页
论形象性与学理性文学概论课教学的两个层面_第2页
论形象性与学理性文学概论课教学的两个层面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形象性与学理性文学概论课教学的两个层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形象性与学理性:《文学概论》课教学的两个层面徐大威(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齐齐哈尔,161006)在本次国家精品课程文学概论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活动中,通过与主讲教师和学员们的交流、互动,我获益良多。现仅就从“论形象性与逻辑性:《文学概论》课教学的两个层面”——这一文学概论课的教学方法入手,来谈谈我的收获与体会。在我看来,《文学概论》课的教学目的、特点是:其一,文学理论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严格规范的学科性、自身独特的学理性,要使学生了解其理论属性和学科属性,使其将来成为文学理论的专业研究人员(就理论学理论);其二,文学理论的应用性,鉴赏性,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批评文学现象,或进行初步

2、的文学创作(理论指导实践)。前者是形而上的,要求教学具有学理性(重学科逻辑的阐发);后者是形而下的,要求教学具有形象性。这两方面是《文学概论》课的两个层面,不可偏失。教学的形象性,体现了文学概论这门课的人文学科性质,即教师主体卷入的能动特点;教学的学理性,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握文学理论自身的学科逻辑。按照王一川先生的说法是,“冷静的哲理反思+热情的艺术体验=好课程”、“以教材为中心,尽量拓展自己的研究所长”等等。重学理性的教学重在把握学科的本位,重形象性的教学重在把握学生的主体,展示教师的个性魅力。要做到体验性与逻辑性的统一,形象性与学理性的统一。一、《文学概论》课教学的形象性1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化教材,展现自己的个性魅力现有教材,多具有学术性、学理性,大多是学术性著作较为流行和权威的教材如,董学文《文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吴中杰《文学理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王先霈《文学原理》(华东师大出版社),以及晚近的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陶东风《文学基本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等等。。重视逻辑性,而缺少应用性与可操作性,教学的形象性偏失了王耀辉的《文学文本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一门选修课的形式见出。。教材的编写必须重视学科逻辑和学理性,教学形象

4、性的任务则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来展开。这就需要教师做到两个转换,即要实现从学术著作到教材教案的转换,从形之于心到行之于手的转换。要把自己的独特体验、个性呈现出来,才能把教材讲得驾轻就熟、深入浅出,寓形象于学理中。文学理论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要求主体的卷入、体验。教材的讲解仅仅提供了一种解释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也许不适合教学,或与教师的理解相出入。这时,教师一定不能偷懒或妥协,而要深化教材,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不囿限于教材,把自己独特的理解、体验讲出来也许是片面的,但却是深刻的。教师也可以引导、组织学生共同探讨,形成问题意识。教师要有命题意识,重在讲命题。一本《文学理论教程》,非常学术化

5、、学理化。完全按部就班,就走向了本本主义与教条主义。教师对于某一问题、命题的讲授如能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感悟与理解,他往往能够讲解的很到位。从另一侧面说,学生也不会觉得老师在念书。完全照本宣科,教师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了。教师要发扬自身的主体性、特点与个性,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言,说你能说的,不能说的(说不好的)就保持沉默。32、教师要善于对大量文学现象进行解读、批评文学理论是对于文学创作活动规律的总结。教师在进行《文学概论》课的教学活动时要具有例举、解读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基本功。把文学作品解读的很细致、形象,教师对于理论的理解才会渗透,学生也会学得活脱,在学习理论时才会觉得豁然开朗。例如教师

6、可以开设《文学文本解读》之类的课程,进行小说的叙事学分析,技巧性、修辞性分析,从人与自然关系(情景关系)角度对诗歌意境的赏析等等。学生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论文写作,练得多了、久了,便会很快上路。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的进行理论的深化、引申,学生便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激发理论热情。再如,教师可以开设文学批评(方法论)的专题课。西方20世纪以降,流行了各种各样的文学批评方法,每种方法都很独特别致。对小说类叙事文本的诠解可以采用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叙事学、精神分析学、神话-原型理论等等不一而足。对抒情性诗歌文本,可以参读宗白华、叶朗、王建疆等国内学者的著述。对于时下流行的各种文化现象,可以

7、用文化批评、意识形态批评、后殖民、后现代等批评理论来解读。由于《文学概论》课,往往跟不上。这就要求教师。理论在途中。《文学概论》课的特点,要求教师的讲授最终由形而下回到形而上。教师在对于大量文学现象的解读后,要使学生体悟到文学的本质。这时,教师可以把对于文学本质的描述引入到中西文论的高度,也即在文论史上哪些流派是这么认为的。3、教师要对学生的习作的批评、鼓励文学理论还具有应用性、鉴赏性、可操作性诸品格。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批解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