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886369
大小:296.7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7
《论中国经济崛起与对世界经济之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論中國經濟崛起與對世界經濟之影響奧運開幕和國慶閱兵都是讓世人驚羨及國人震奮的場景,但真正值得中國人驕傲並且確定中國在世界舞臺再度崛起的是,外匯存底超越兩兆而位列全球之冠,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債權人,而且超越日本和德國,現在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更重要的是,近年來面對全球經濟恐慌與萎縮,中國的經濟仍然以近兩位數之快速成長,帶領著全球步出了這次經濟崩潰的危機,這的確是驚人的成就。中國崛起自然引起不少有心人的妒忌,而令已經是陳腔濫調的“黃禍論”與“中國威脅論”,再度死灰復燃,演變成“中國經濟威脅論”。其主要論調是全球之資源及財富有限,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必然會依賴侵佔或掠奪其他地方
2、的資源及財富,進而影響或剝奪其他地方經濟成長的機會。這種似是而非的立論,不但嚴重損壞了中國的形象,更進一步促使不少國家正考慮立法以抵制和中國正常的經濟貿易與交流,這種惡性發展,是我們必須徹底防範及杜絕的。其實這個論調基本的立論是全球之資源及財富有限,嚴格說來只適用於原始社會,並且真正有限的只是全球之資源。自從人類發展出耕作技術之後,就可以利用資源而創造及累積財富。不過其速度非常緩慢,而不易察覺,全球生産總值從西元元年到1000年不過增加了15%,根本可以視為常數,是以一個人或國家要想累積財富,必須得侵佔或掠奪其他人或地方的資源及財富,所以說為富不仁和無商不奸,在當年的確是有其
3、道理。隨著人類的進步,發展出製造技術,尤其是工業革命以後帶動起科技和金融創新,以及國際貿易和資金交流的趨勢,人類得以快速的創造及累積財富,個人或國家完全沒有必要,使用侵佔或掠奪他人或地方的資源及財富的方式,來達到迅速累積財富的目的。最好並有說服力的例子,應該是微軟公司的創辦人比爾蓋茨先生,通過創建微軟公司並銷售軟件而創造及累積財富,讓自己成為全球首富。最初合伙人保羅艾倫的財產相差不遠,身價也是美金數百億。公司所有員工的薪資和福利都特别優越;產品的中間商-硬體公司都得以增加本身硬體之銷售量;終端用戶都得以使用產品而增加自己的工作效率;甚至提升了整個社會的工作效率。是以,所有和公
4、司有關的對象,無論是股東到用戶,沒有不受惠者。而蓋茨先生現在更專注於慈善事業,正好是為富不仁和無商不奸的對照。這整個事件給我們的啟示應該是,比爾蓋茨先生的確為自己賺得了巨大的財富,但他所創造的財富卻遠遠地超過他個人所累積的,是以福澤社會。這個單純並間接的例子,可能無法說服戴著有色眼鏡的有心人。是以,我們必須用直接,客觀,具體並精確的數據,徹底証明及推翻所謂“中國經濟威脅論”之謬論。聯合國為了要送舊迎新,特別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本世紀初,出版了當代最傑出的經濟歷史數據考證與分析專家安格斯·麥迪森(AngusMaddison)博士,所撰寫的“世界經濟千年史TheWo
5、rldEconomy:AMillennialPerspective”(參考一)。這本書是該作者近半個世紀學術研究成果的結晶,它收集並列述了全世界二百多個國家,從十一世紀到廿世紀的經濟演進。同時更客觀的將各國歷年的生産總值,採用可以互換共通的1990年之國際元(Geary-KhamisDollar-IGK$)爲單位,換算成當年當地的購買力總值,加上各國歷年的人口,而計算出人均購買力,並節錄出“世界經濟歷史統計表HistoricalStatisticsoftheWorldEconomy”。這份統計表趨年更新,最新的一份包括有2008年之數據(參考二)。這本書和統計表陳列了大量數據
6、和匿藏了許多寶貴的資訊,非常值得全世界各國政府和經濟學家仔細研究與發崛,筆者僅就和本文直接有關的數據探討。1統計表上也包括了西元元年的數據,全球購買力總值為IGK$1,054億,到1000年的$1.212億,不過增加了15%;之後到1820年的$6,934億,則增加了五倍;再到2008年的$509,739億,又增加了七十多倍。所以說,全球財富在西元1000年可以視為常數,之後,人類創造及累積財富能力則展現出來,又可以工業革命以後的1820年為分界線,之前創累財富或提升經濟水平的速度是年增率0.21%,之後則飛躍到2.31%。回顧中國,自從鄧小平領導推動改革開放之後,從1976
7、到2008年,中國的購買力總值增加了極為驚人並舉世無匹的1,023%-相當於年增長率7.85%,由購買力總值$7,936億提升到$89,089億。(注:赤道幾內亞EquatorialGuinea因境內發現石油,而令其購買力總值同期增加4,807%,博茨瓦納Botswana因鑽石礦而增加809%,均不計。)中國的購買力的增長,遠勝於新加坡的731%,南韓的661%,或印度的519%,至於如美國的156%,日本的121%及英國的112%,當然更是無從比較,這項巨大的差異,無怪乎引起不少有心人的妒忌。在具體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