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书一初三复读学校中考语文模拟

无锡书一初三复读学校中考语文模拟

ID:32882147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7

无锡书一初三复读学校中考语文模拟_第1页
无锡书一初三复读学校中考语文模拟_第2页
无锡书一初三复读学校中考语文模拟_第3页
无锡书一初三复读学校中考语文模拟_第4页
无锡书一初三复读学校中考语文模拟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锡书一初三复读学校中考语文模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无锡书一初三复读学校2016中考语文模拟(15)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3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根据课文默写。(10分)①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②,寒光照铁衣。(《木兰诗》)③无情有恨何人觉?。(陆龟蒙《白莲》)④,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⑤,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⑥塞下秋来风景异,。(《渔家傲》)⑦,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⑧,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2.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募(mù)集坦荡如坻(dǐ)B.摒弃bǐng揠

2、(yà)苗助长C.呜咽(yàn)不屑(xiè)质辩D.舷(xuán)窗锱(zī)铢必较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真正的程序员深谙指令之间的细微差别,而且能在每一个程序中体现出来。B.爱能化解芥蒂,消除疑虑、嫉妒和憎恨,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C.熟知李渔的人都知道,李渔不但多才多艺,而且著作等身。D.现代人需要永恒的山水带给他们宁静的感觉,但这一切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望尘莫及了。4.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

3、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间隔B.虽人有百手    虽:即使 C.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D.两股战战     股:大腿5.名著阅读(6分)①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游记》第三回“美猴王在幽冥界把猴子之类有名字的从生死簿子一笔勾销”既体现了孙悟空桀骜不驯的性格,又为后文五十八回“判官查不到猴属,当然更查不到假行者”埋伏笔。B.唐僧师徒途径火焰山,悟空向罗刹女借芭蕉扇,她误以为其丈夫牛魔王被悟空打死,一扇将悟空扇到五万里外的灵吉菩萨处。7/7C.杨志押送

4、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黄泥冈被晁盖等人用混有蒙汗药的酒麻倒,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D.在《水浒传》中绰号成为体现人物性格最为鲜明的符号,如“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②阅读《水浒传》片段,回答问题。(3分)武松道:“我送哥哥一程,方却回来。”A道:“不须如此。自古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早早的到了彼处。入伙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兄弟,你如此英雄,决定做得大事业,可以记心。听愚兄之

5、言,图个日后相见。”武松听了,酒店上饮了数杯,还了酒钱。二人出得店来,行到市镇梢头,三岔路口,武松下了四拜。A洒泪,不忍分别,又吩咐武松道:“兄弟,休忘了愚兄之言,少戒酒性。保重,保重!”武松自投西去了。(节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二回)以上这段文字中的A指的是谁?结合全书说说A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二、阅读与赏析(共39分)(一)(12分)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①。张仪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

6、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苏秦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张仪曰:“嗟乎,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②能乎!”【注释】①从亲:合纵相亲。指六国合纵结为联盟。②渠:同

7、“讵”,岂,难道。6.下列句中的“之”与“张仪之赵”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怅恨久之B.属予作文以记之C.辍耕之垄上   D.居庙堂之高7.下列对文段中的人物和情节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张仪和苏秦本为同门,但是苏秦的才能比不上张仪。B.张仪谒见苏秦,竟遭到了他的羞辱,于是怒而入秦,后被秦惠王任用。C.张仪投靠秦国,却没想到这全是苏秦的安排,对苏秦充满感激之情。7/7D.张仪为报答苏秦的知遇之恩,向苏秦舍人保证,不管苏秦以后在不在赵国,他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