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品东教授运用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经验总结

廖品东教授运用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经验总结

ID:32877099

大小:986.1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7

廖品东教授运用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经验总结_第1页
廖品东教授运用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经验总结_第2页
廖品东教授运用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经验总结_第3页
资源描述:

《廖品东教授运用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经验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3卷第1期中医儿科杂志Vol.13No.12017年1月J.PEDIATRICSOFTCMJan.2017廖品东教授运用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经验总结陈安静,岳运青,蒲娟,周慧,张旭(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成都610075)指导廖品东摘要:介绍廖品东教授运用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经验。其提出“谨守病机,虚实论治”,认为小儿泄泻的基本病机除脾虚湿盛外,关键在于大肠和小肠分清别浊的功能失调,以“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创立小儿推拿泄泻方,临床运用,取得良效。附典型病案1则以验证。关键词:泄泻;虚实;小儿推拿;临床经验;廖品东中图分类号:R256.34文献标志码:A

2、文章编号:1673-4297(2017)01-0022-03DOI:10.16840/j.issn1673-4297.2017.01.08廖品东,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未分,犹之受盛之官,腐化食物;小肠受盛水谷精微推拿专家,四川省针灸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运化传输后,下注大肠;大肠者谓传不洁之道,是糟粕员。廖教授致力于小儿推拿教学与临床研究,学验俱不洁之物储存传导之所,行道传泻之腑,先化后变,故丰,其根据中西医理论相结合创立的廖氏小儿推拿颇为食物运化、传输及排泄之道,由脾胃及大肠、小肠协具特色,且临床疗效显著。本文整理了廖教授运用小同完成。治疗

3、应健脾化湿、分清别浊。健脾化湿重在儿推拿治疗泄泻的临床经验,供同道学习和参考。调理脾胃运化,实则化积,虚则补虚;分清别浊重在调1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节小肠及大肠泌别清浊、传化糟粕之功能。《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谨守病机,各司其2次辨虚实,对症选方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西医学认为,儿童腹泻病因可以概括为非感染五脏……”明确指出,诊断疾病必须抓住其发病的性病因和感染性病因两大类。非感染性病因中又包相关脏腑、经络及病机本质。泄泻是一种小儿常见括:因喂养或饮食不当导致腹泻、各种肠道外疾病所[3]病,一般认为每日3次或以上的松散或水样便则称致

4、腹泻、因食物或药物等过敏而导致腹泻等。根[1]为腹泻。中医学认为:引起小儿泄泻的原因主要据中医学对泄泻病因的判断,感受外邪及内伤乳食责之于感受外邪、内伤乳食以及脾胃虚弱。小儿脏多为实证,由脏腑虚弱导致即为虚证。廖教授将中腑娇嫩,肌肤薄弱,冷暖不调,易为外邪侵袭而发病。医学与西医学相结合,去繁就简,总结出目前临床常外感风、寒、暑、热诸邪常与湿邪相合而致泻,盖因脾见的小儿腹泻虚实特征。喜燥而恶湿,湿困脾阳,运化失职,湿盛而濡泄。内2.1实证泄泻伤乳食则脾胃功能失调,纳化失权,水湿不化,水谷1)伤食泻:有伤食史,大便稀溏酸臭,或臭如败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致大便次数增

5、多,粪质稀薄,卵,夹有奶瓣或食物残渣。2)感染性腹泻:多伴发[2]或如水样,故脾虚湿盛为泄泻的基本病机。热,实验室检查可明确,大便镜检可见白细胞、红细廖教授认为:除脾虚湿盛外,泄泻的病机关键在胞,此外,部分患儿大便病原学检查示轮状病毒呈阳于大肠和小肠分清别浊功能失调。《内经》曰:“脾性。3)过敏性腹泻:有过敏源接触史,停止过敏源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接触则腹泻好转。以上3种腹泻不能盲目止泻,需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脾胃运纳用通因通用之法,待邪去肠清,才宜止泻。水谷,故主仓廪,五味(谷)入胃,脾为转输,以养五2.2虚证泄

6、泻脏,故曰五味出;小肠者,居胃之下,受胃之浊,水谷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以大便稀溏或水样便为收稿日期:2016-04-14作者简介:陈安静(1990-),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儿推拿证治规律。通信作者:廖品东(1959-),男,教授,医学硕士。研究方向:小儿推拿证治规律。E-mail:971916899@qq.com—22—第13卷第1期中医儿科杂志Vol.13No.12017年1月J.PEDIATRICSOFTCMJan.2017特征,肛周无明显红肿,大便清冷、臭秽不明显,舌质胃经、掐揉板门(3min),退六腑(3min),抱肚法由淡、苔薄腻,指纹

7、淡。此类泄泻多为虚证,宜收涩止上至下3遍。止泻四法取泻法操作,力度宜重,操作泻、培本固元。时间宜短,配合头面四大手法作为起式,以抱肚法作3小儿推拿手法为收式结束操作。3次操作后患儿症状明显改善,3.1止泻四法大便2~3次/d,大便基本成型,色黄,量可,含少量“龟尾七节,摩腹揉脐”为明清时期民间谚语,未消化食物,腹部柔软。治以健运脾胃为主,调整处是古人治疗泄泻之创举,现概括称为“止泻四法”。方如下:清补大肠经、补脾经(3min),运内八卦龟尾、七节骨位于腰骶,属于督脉;腹与脐位于腹部,(3min),掐揉板门(1min),退六腑及推上三关属于任脉。4个部位均在中、

8、下二焦,与形成大便的(3min),上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