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ID:32874673

大小:11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7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_第1页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_第2页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_第3页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_第4页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化》教学设计顺义区学校:顺义一中、传媒附中、圣苑美语作者姓名:陈勇平、单晓林、刘浩、田育敏【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解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2的“人口与城市”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于上述内容,课标还提出了活动建议: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交流感想。这反映出在新课程中,主张地理知识与地理实践的结合,学习活的地理,地理基

2、本原理和地理基本理论的学习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体验的建构主义思想。课标有三个动词“运用”“概括”“解释”。要运用资料才能通过资料来概括和总结,最后还要通过资料来解释。所以本节课中对资料的运用是最重要的,在能够运用材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的基础上,学生还要会解释城市化这种地理现象会对地理环境产生什么影响,使教学活动最终归结到对人地关系的理解上。1.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影像、实地调查与教材的学习,能准确地说出城市化的定义及表现2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比较认识到城市化的双刃性,以及对城市化中产生的问题有基本的解决方法3学生通过实地调查

3、,掌握基本的调查步骤,及注意事项。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分组对本地域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探究,体验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得出结论、拿出方案的研究过程。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的合作调查,树立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并通过实地调查,对家乡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为家乡的环境多一份责任感,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为家乡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教学资源】1、学情分析:就本校学生而言,因为现在从化的农村人口正不断迁移到城市中去,对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原因他们一定很容易掌握。但因为他们的表述能力较差,所以要说

4、明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是最大的难点。而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是他们难于理解的,因为从化的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不明显的,他们难以感受得到。而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却是学生易于理解的。2、教材分析:6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为此集中探究了城市化的概念、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三个问题。在教学中应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图表的应用重点比较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以及原因,通过事实例子印证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

5、影响。从而了解我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应该注意解决哪些问题,促使我国城市更加健康地发展。本节内容,人教版的编排是先用图2.17来说明城市化的简明定义,再由这个定义转入说明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原因有哪些。第二部分即利用图表阐述城市化的进程和各阶段的特点。还运用了案例作为学习资料让学生概括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最后一部分内容是运用图表和案例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的这种编排完全符合课标的要求,完全体现了运用资料让学生概括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可以依课本来设定自己的教学过程,并加入自己掌握

6、的材料,这样就大有可能把一节课教授得符合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城市化的概念,说明有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3.运用相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1)城市化的进程(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城市化的进程【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什么是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第二课时: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及依据<情境创设,设疑导学>学生观看:1,影像《民工潮》片断2,课件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

7、市发展3,课件展示上海1911、1949、1990年城市用地图并提出:1,上海城市用地扩展图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反映了什么现象?2,什么是城市化?3,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互动交流,共同探究>学生交流师生交流1)在学生的交流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地提出:土地利用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进而言之,城市化的动力因素有哪些?2)在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图上标有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请问这是依据什么划分的?通过土地的扩张与民工的流动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突,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

8、意识。学生实际调查的感性材料与教材的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6教师点拨:小城市:〈20万(市区非农人口)中等城市:20万-50万大城市:50万-100万特大城市:〉100万3)我们用什么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呢?换句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