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为两岸社会福利政策建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為兩岸社會福利政策建言目錄前言美國的社會安全壹.中、美國情的差異貳.中國大陸的問題叁.台灣的問題肆.美國社會安全制度的概要5.美國社會安全的財務管理參考資料前言美國的社會安全(SocialSecurityintheU.S.)美國社會安全制度創始於1935年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mDelanoRoosevelt)總統簽署原始的「社會安全法案」(SocialSecurityAct)之時,實施至今,歷時73年.根據2008年該制度所屬四大信託基金管理委員會的年度報告列示,2007年12月份四大基金的受惠人數高達九千三百九十萬人;2007全年四大基金共付出約10,261億美元
2、.這「社會安全計畫」可說是美國政府花錢最大的計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計畫.也是一個造福人群最有成就的計畫.73年之間,為了因應歷年所發生的財務危機,及各種問題,經過許多次的修訂、補强、和改善.至今仍未臻於完善.因為社會發展和經濟活動,都是動態的.客觀環境年年在變,這個制度就必須不斷的隨機應變,適時調整.如此累積了73年的經驗,使這個系统一路走來穩定如盤石.有關這個制度的運作、調適、和掌控,己形成了一套相當成熟的方法、技巧、或學問.是近百年間許多人智慧和學識的結晶.可稱為美國的「國寶」而當之無愧.這一套寶貴的經驗,恰好是我國兩岸政府當前最最需要的「他山之石」.壹.中、美國情的差異
3、28中國和美國的民情風俗是有所不同的.在此僅就本文主題有關的方面,提出兩個現象來討論.一個是社會的「消費習慣」不同.中國人自古是以農立國的.一慣都相信要「積穀防饑、養兒防老」.因此一般都崇尚克勤克儉.「儲蓄」的意願遠超過「消費」的慾望.而美國早就是工商業為主的社會.那是須要「鼓勵消費」來「刺激生產」的.大凡房子、車子、以及大件的機具用品,都盛行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取得.先消費,後付款.因此大多数人都没有儲蓄而有負債.這在中國人看來是「寅吃卯糧」.和我們「積穀防饑」的旨趣恰恰相反.因此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的制度,在美國社會中的需要,遠超過中國社會.這方面的發展和成就,也就較為超前了.
4、另一個不同的現象是「家庭結構」不同.中國人一向重視孝道,重視家庭.「仰事父母,俯蓄妻子」,被認為是天賦的責任,是傳統的美德.因此三代同堂是極為普遍的家庭結構.在農業社會中,勞力附着於土地.三代同堂,幼有所養,老有所終,是很自然的事.工商業社會中,出外謀生的人,遊走四方.小家庭的組織也就很自然的產生了.在美國的社會中,奉養父母就遠不如養育兒女那樣受到重視了.因此,他們老人失養、孤獨等社會問題,就遠比中國的嚴重.因此社會救助的制度也就比較周延、成熟,很普遍的為社會所接受、所依賴了.據北加州台灣醫學會會長陳宗鋹醫師數十年的實地經驗,住在他所服務的七所老人院和療養院内的住户中,白人遠
5、多於東方人,就是見證.農業是投資報酬率最低的行業.随着時代的變遷,中國的生產主力也逐漸由農業轉型為工商業、服務業了.傳統的「消費觀念」和「家庭觀念」也逐漸西化了.老人、低收入者、殘疾者、、、等弱勢族群,對社會保險、社會福利制度的需求也日見重要了.而台灣海峽兩岸,半個多世紀以來,各走各路.各自發展出各自的成就,同時在這方面也各自衍生出一些值得探討、也必須解決的問題.而向西方借鏡,肯定有助於問題之解決.貳.中國大陸的問題中國大陸自從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國家快速的富有了起來.其成功的關鍵之一,是政策的方向正確.其中包括兩大要點:․容許私有財產政策,和․採用自由市場經濟政策.28這
6、兩個政策是誘發人們潛在「生產」能力的重要因素.實施之後,果然如所預期的「使一部份人先富有起來」了.可是在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同時,也必然的造成了社會貧富不均的現象.而在貧富差距越拉越大之際,似乎沒能及時採行有效的調適措施.其結果,也必然的掀起了社會動盪不安的隱憂.致使當年改革開放的設計大師兼推手鄧小平先生,為了堅定國人對改革開放的信心,在1992年南巡期間所發表的著名的「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警語,果然在他身後發酵起來.基於民間不滿情緒日益滋長,和左派的學者們再度掀起對改革開放强烈的置疑,並發動了重建馬克斯主義理論的要求.政府逼於情勢,終於在2005年毛澤東誕辰日成立了「
7、馬克斯主義研究院」,成為官方最高階研究機構之一.讓非常極端的左派知識分子程恩富教授担任常務副院長,讓很多長久淡出了的馬克斯主義學者得以東山再起.於是對改革開放政策置疑的聲音如雨後春筍一般的發了出來.而執政的領導們則沉默不言.俟左派學者們暢所欲言之後,情緒獲得舒緩.直到2006年3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先生終於公開的、明確的表態:「要毫不動搖的堅持改革的方向,進一步堅定改革的決心和信心」.國務院總理温家寶先生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重大決策,當前改革正處在攻堅階段,必須以更大的決心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