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838322
大小:58.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驿路梨花》教学设计邹娟教学目标1、学习本篇顺叙故事波澜起伏、运用插叙表明原因和间接描写的写作方法。2、体会本篇巧妙标题的深刻含义。课时分配: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以时间顺序复述故事)十几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学雷锋建起小茅屋,哈尼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接着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并送米,“我们”路过住宿。同学们,这个故事其实就是今天要学的课文《驿路梨花》。二、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复述课文内容。三、重点研讨1>作者为什么不按时间顺序写?生:我认为如果按时间顺序写就太
2、平淡了,也不吸引人。师生共同明确课文的叙述方式是插叙,插叙的作用是什么,课文是如何利用插叙让故事波澜起伏的。师: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大山没有峰棱,没有起伏,就不会有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千古侍句。文章写得曲折、起伏、有悬念才吸引人,才是好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一二次误会、三个悬念。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先找出二次误会,看一看在哪些段落中。生:第一次误会在13和14两段,第二次误会在30——32段。师:请读一下吧。这是第一处悬念。"我们”正焦急时,发现了小屋,里面却
3、没人没灯,于是发出疑问: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第二处悬念呢?生:12至14段。师: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老人不是。到底谁是主人呢?这是第二处悬念,第三处呢?生:29至32段。师:这是第三处悬念解放军叔叔为什么盖房子?谁知道他们为什么盖房子?生:为了方便路人。师:课文分析到这里,同学们能体会出作者要歌颂一种什么精神吗?生: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精神。生:我为是学雷锋,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师:说的对。正是人人心里想着他人,都想为小茅屋为事,所以多少年来,小茅屋仍在发挥着它的作用。人们到了那里,就像到了家里。2、既然
4、做了这么多好事,作者为什么不用《好事》或《小茅屋的故事》为题?想想看,为什么用《驿路梨花》为题?生:我认为既指自然界的梨花,又指梨花姑娘。生:我认为还象征着一种精神。生:我认为是雷锋精神处处开放。生:我认为是雷锋精神代代相传。师生共同明确:课文以《驿路梨花》为题目的含义及好处。四.课堂小结本文以插叙的方式把故事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并在叙写所见所闻当中,设置了两个误会,三个悬念,构成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回环递进的结构形式,有力地表达赞美青年一代学习雷锋、心灵纯美的主题。本篇以“驿路梨花”为题,一语双关,譬喻恰
5、当,形象鲜明,具有深刻地象征意义。五、布置作业三月五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三月也成了雷锋月。请同学们以身边的好人好事为蓝本,运用插叙的方法写一件事,让故事变得曲折、起伏。再起一个吸引人眼球的题目。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公开课《驿路梨花》教学设计授课人:邹娟2017/3/1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