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5年玉米新组合比较试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玉米新组合比较试验摘要:以正大619为对照,对74个玉米苗头组合进行种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桂A053、152A-14.6288及8868这4个组合增产明显,综合性状表现好,可进行示范种植,15上HP01、4068、5888及3981这4个组合产量也较高,千粒重重,但综合性状及抗病能力表现一般,可续试,其他组合产量一般,综合表现一般,建议淘汰。关键词:玉米;新组合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1232033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自然资源丰富,水热条件组合较好,是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较大的地区之一[1]。玉米作为
2、百色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每年的种植面积13万hm2左右[2]。目前,百色市玉米单产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品种混杂低劣[3]。新品种是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推广高产、优质、适应性强、抗性好的玉米良种势在必行。因此,笔者通过74个玉米组合的比较试验,观察其在本地区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下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为新品种的推广和合理布局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组合数74个,以广西区内科研、企业单位选育的苗头组合为主,以正大619为对照种。1.2试验地点本试验在广西百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内进行。试验田前作为玉米,地力均匀,交通、排灌设施良好。1
3、.3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间比法排列,田间随机排列,不设重复,五行区,小区面积20m2,行长5.70m,行距0.70m,株距0.26mo单株留苗。密度统一为3666株/666.7m2o四周设有保护行。每14〜18个供试组合分成一组,再加入统一对照。1.4栽培管理种植前用旋耕机犁耙,用石灰粉划行线。玉米于2015年3月16日种植,底肥每667m2施金正大缓释肥(NPK18-8-16)65kg/666.7m2+灵之素生物有机肥20kg/666.7m2,种植后喷洒乙草胺除草剂进行芽前除草。5月13日〜5月15日前后抽雄,生育期间主要管理有:分别于4月12日喷施全击苏云金杆菌及兴农甲
4、基硫菌灵1次;4月27日灌水1次;5月6日人工喷百草枯除草1次。进入抽雄期后于5月24日追肥,施史丹利复合肥(N/P/K:17-17-17)20kg/666.7m2o玉米于7月8日收获。1.5调查项目及数据整理调查各组合的生育期、田间后期评定、株髙、穗位髙、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千粒重等;病虫害发生情况。实收中间3行计产。产量分析采用相邻比较法,取供试组合与两侧的对照平均值相比,计算该组合的相对生产力来进行推断。相对生产力210%的组合认定为增产明显,超过25%但是5cm的组合共有5个,分别桂A053、桂A065、桂A071.8350及青青500,以
5、桂A071最大,达5.18cm,金卡1504最短。穗行数以桂A053最高,平均18.67行,S15A003.3368及5888最低,为11.33行。穗粒数以NP1506最高,达47.33粒,H1503最低,为32.33粒;出籽率在54・41%〜89・75%之间,出籽率>85%的组合共有11个,分别为桂A053、H1503、S15A069.15±HP11、15上HP12、NP1501.NP1502.NP1507.4068、5888及8868,最髙为NP1507,最低为桂A046。千粒重CK为264.llg,15上HP05最高,达365.99g,高出CK高101.88g,高
6、出CK38.57%,S15A069最低,为208.66go此外,抗性方面,所有参试组合后期均未发生倒扶,大小斑病均为轻微感病1级,均未发生锈病、穗腐病。纹枯病普遍发生,15上HP02、NP1508、8188、云瑞89发病严重,达12%以上,感纹枯病。茎腐病发病严重的为S15A003.S15A069.NP1501.NP1502.金卡1504、金卡1503、青青系列及云瑞系列,发病率达15%以上。3结论通过以上试验结果及附表的综合评价可以看出:桂A053、152A-14、6288及8868这4个组合增产明显,综合性状表现好,可进行示范种植;15上HP01、4068、5888
7、及3981这4个组合产量也较高,千粒重重,但综合性状及抗病能力表现一般,可续试;其他组合产量一般,综合表现一般,建议淘汰。参考文献[1]王少静,张潇潇,李伏生•百色市主要农作物土地生产潜力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3,44(11):1841-1845.[2]刘安和,黄俊,李颖等.百色市2009年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报告[J],广西农学报,2010,25(4):7-9.[3]韦金海,赵辉,莫蕤•广西百色市玉米生产中优良品种的优化选择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3):40.作者简介:费永红(1989-),女,瑶族,大学本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