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812736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5
《底蕴是书堆起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底蕴是书堆起来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演讲稿 我爱读书。有人问:“王老师,读书是不是你的业余爱好?”我说:“错了,应该把‘业余’二字去掉。”读书是我全身心投入的爱好,于我而言,读书跟吃饭一样,跟呼吸一样,在我的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关于读书,我有三句话——第一句:为己读书。孔老夫子在《论语》中说过:有两种学问,一种叫“为己”的学问,一种叫“为人”的学问。他认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什么意思?老夫子认为,古时候的君子读书是为了他自己,为了修炼自己的身心,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能量,为了提升,为了超越
2、,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所以他才读书,他才做学问、做研究。所以我们读书为什么?为自己,不是为别人,为别人读书的人时刻想着我今天读了一本书,明天我在人前炫耀一下。为了炫耀,为了显示自己有学问,或是为了外在的一些目标,如我要做一个课题,我要拿一张文凭,于是我不得不去读书。这样的读书,跟生活、跟生命是相隔离的。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处于一种“隔”...的状态,是两张皮。而我认为,真正的读书完全为自己,就像吃饭。你为什么要吃饭?我要活着呀。你为什么要呼吸?我要活着呀!你为什么要读书呀?我要活着呀。道理就这么简单!第二句
3、:天天读书。人的生命有三个:生理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生理生命主要通过吃饭和呼吸来解决,社会生命主要通过交往来解决,而精神生命的成长,我认为主要是通过读书来解决,所以你非得天天读书不可。黄庭坚说过:“士大大一日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三日不读书,对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乏味。”三日不读书是否面目就可憎,这很难说,语言是否很乏味,也很难说,但是我相信,一日不读书,尘俗一定生其间。一个人心里装的诗书多了,书卷气就浓了;尘俗多了,市侩气就重了。一个老师,尤其是一个语文老师,在他的举手投足之间能不能少一点市侩
4、气?能不能多一点书卷气?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你能否做到天天读书。我可以很自豪地说:“这一点,我做到了。”第三句:随性读书。我读书,漫无目的。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在回忆钱钟书读书生涯的时候,有过这样一句话,她说“钟书自从摆脱了读学位的羁束,就肆意读书”甚至“随遇而读”。那是一种多么迷人的读书境界——随性读书。...我的藏书大概有六千多册,我的书房里,顶天立地的都是书。我自己拟了一幅对联挂在书房,上联是:明月一帘无心照,因为我书房的窗外是开阔的地带,有小河,有廊桥,流水淙淙,杨柳依依,风景这边独好。晚上能看
5、到月亮从东边升起来。下联是:诗书半斋随意读。到书店,我拿到书,只要对这本书有感觉,我看一下目录,或看一下章节,就买下来,一定读。我读书没有计划,很随意,很随便,比如——流行的书,我读。于丹的《论语心得》,读!易中天的《品三国》,读!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已经出了第三部了,读!全部都读过!很多人骂于丹,说于丹是化神奇为腐朽。不瞒各位说,我是喜欢于丹的,我觉得于丹讲得不错。她很聪明,她讲的是“于丹论语心得”——我讲的是我自己读《论语》的心得呀!这有什么不可以呢?解构主义的哈罗德·布鲁姆不是这样讲过吗,一切阅
6、读皆“误读”。我就是这样理解论语的,为什么就不能把我的心得跟大家交流呢?...流行的书读,不流行的书也读。汪荣祖的《史学九章》卖不动呀,滞销的书,也读;钱穆的《晚学盲言》是先生晚年,在眼睛失明的情况下,由他自己口述,他的夫人、他的弟子帮他整理的一本书,写得好!核心内容谈中西文化传统的异同,你想把握国学的精要,可能这是一本最好的入门书。杨成寅的《太极哲学》很难懂,说老实话,我到现在还读不懂,但我爱读,越是读不懂就越是想读下去,一种好奇的欲望吧。入世的书,帮助我更好地活在俗世的书,我读。比如台湾傅佩荣的《哲学
7、人生》,这书写得好,深入浅出。早几年卡耐基的《积极的人生》,帮助我克服了自己的焦虑,帮助我看到了自己人性上的弱点。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什么系统思考啊、共同愿景啊、自我超越啊、心智模式啊、团队学习啊,很难读,没办法,就是爱读。出世的书我也读。六祖慧能的《坛经》,这个好读,读起来有味道。南怀瑾先生的《如何修证佛法》,这本书真好!你要坐禅,你要修行佛法,你要求开悟、求解脱,最好的入门书就是南先生的《如何修证佛法》。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好!临终关怀,全都实实在在地写在里面了,告诉你怎么走得坦然、走
8、得从容。人生最大的两门学问,一门是出生的学问,一门是死亡的学问,这本书专讲死亡的学问。教育类的书,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我推荐给我们学校的老师。我到杭州市拱宸桥小学当校长,给老师的见面礼就是送给大家人手一本书,书名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我们读了一个学期。田正平...先生的《中国教育经典解读》,一册在手,中国教育的经典思想、经典理论全部都在里面了。石中英写的《教育学的文化性格》,视野宏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