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重点相似罪名辨析

刑法重点相似罪名辨析

ID:32792565

大小:3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5

刑法重点相似罪名辨析_第1页
刑法重点相似罪名辨析_第2页
刑法重点相似罪名辨析_第3页
刑法重点相似罪名辨析_第4页
刑法重点相似罪名辨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法重点相似罪名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刑法重点相似罪名辨析作者:朱海生一、侵犯财产罪1、比较抢劫罪与绑架罪:①行为手段不同,前者是当场强取财物或者迫使被害人交付财物,后者是扣押人质而向第三人索取财物。绑架他人后直接向被绑架人索取财物的,应构成抢劫罪。②行为的时间地点不同,前者是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手段,当场夺取财物,后者是当场使用暴力手段,事后取得财物。③行为的对象不同,前者当场劫取的仅限于财物,后者勒索的可以是财物,也可以是其他非法利益。2、比较盗窃罪与抢劫罪、抢夺罪、诈骗罪:四者之间关键的是行为方式的区别。盗窃罪,行为人是秘密窃取,即行

2、为人采取主观上自认为不会被财物所有人、管理人、持有人发觉的方法取得财物。抢劫罪,行为人对财物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以暴力相威胁或者其他方法使被害人不能、不敢、不知反抗,强行取走财物。抢夺罪,行为人是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在财物被夺走的瞬间,被害人立即意识到财物的丢失。诈骗罪,行为人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使被害人自愿地交出财物给行为人。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3、比较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前者是使用欺骗方法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从而自愿地处分或交付财物;而后者是通过威胁、要挟的方法

3、使他人感到恐惧而不得不交出财物。4、比较抢夺罪与抢劫罪:①前者行为人直接针对的是被害人的财物实施暴力,后者是行为人直接对被害人人身实施暴力,这也是两者的关键区别。②前者表现为乘人不备,公开夺取财物的行为,后者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使被害人处于不能、不敢、不知反抗的程度,当场取得财物。③前者以数额较大为要件,后者无上述数额要求。5、比较侵占罪与盗窃罪、诈骗罪:①犯罪故意产生的时间不同。侵占罪的犯罪故意形成于行为人占有他人财物之后,而盗窃罪、诈骗罪的故意形成于行为人占有他人财物之前。②行为方式不同。侵占罪是通过代为保

4、管行为的合法持有状态,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而盗窃罪、诈骗罪是通过秘密窃取、欺骗的方式非法占有他人财物。6、比较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①前者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而后者的对象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②前者的行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的财物,后者利用保管关系侵占自己合法持有的他人财物。7、比较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①前者的对象是本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而后者是任何公私财物。②前者的行为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物,后者的行为与职务无关。但邮电工作人员利用运输、投递邮件的便利

5、,窃取邮件的,属于盗窃。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8、比较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①犯罪对象不同,前者只限于本单位的资金,后者则包括本单位的资金和其他财物;②行为方式不同,前者的行为是把本单位的资金擅自用于本人或他人的某种需要,而后者的行为是改变本单位财物的所有权性质;③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是暂时擅自使用本单位的资金,而后者是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物。9、比较挪用特定款物罪与挪用资金罪:①行为对象不同,后者的对象为本单位的资金,而前者的对象为特定款物,即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和救济款物;②用途不同,后者挪用的资金是归

6、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使用,而前者挪用的款物是用于公用。10、比较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①威胁的内容不同,前者的威胁是没有限制,而后者的威胁以使用暴力为后盾的;②威胁的方式不同,前者的威胁可以是当面、直接发出,也可以是通过他人或其他方式发出,而后者是当面、直接向被害人发出的;③威胁的内容的实现时间不同,前者的威胁内容是在将来实现的,非现实的,而后者威胁的内容是现实的,当场实现的;④前者的财物是当场或者将来获得的,而后者的财物只能是当场取得的。11、比较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索取财物型的绑架罪是以非法拘禁的方式向他人非法勒索财物的

7、。因此,如果行为人没有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而勒索财物的,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12、比较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①行为方式不同,前者实施了威胁或要挟的行为,后者行为人则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②被害人交出财物的心理不同,前者被害人由于精神上或心理上受到强压而被迫交出财物,后者被害人由于被蒙蔽而自愿交出财物。因此,如果行为人谎称绑架了人质来索取财物的,应属于敲诈勒索罪。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13、比较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未遂)罪:故意伤害罪具有伤害的故意,而故意杀人(未遂)罪则具有杀人的故意,只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

8、以外的原因未得逞而已。14、比较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在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情况下,行为人只有伤害的故意,致人死亡是过失所致;而在故意杀人的情况下,行为人具有杀人的故意,对于他人死亡的结果是希望或者放任其发生的。15、比较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在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情况下,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