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3节万有引力定律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3节万有引力定律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

ID:32759838

大小:98.9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5

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3节万有引力定律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3节万有引力定律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3节万有引力定律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3节万有引力定律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3节万有引力定律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3节万有引力定律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3节万有引力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月一地检验”的基本思想,认识万物Z间存在着引力,且都遵从相同的规律。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掌握基本的应用方法。3、知道引力常量的大小,理解该量对完善万有引力定律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领会推导“月一地检验”的过程,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2、练习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3、了解引力常量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利用扭秤,通过大量实验首先测岀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一些物理学史,理解牛顿、卡文迪许为人类所做的巨大贡献。2、通过牛顿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考过程和卡文迪许

2、扭秤的设计方法,渗透科学发现与科学实验的方法论教育。教学重点1、由行星间引力推广到万有引力的思想过程一一“月一地检验”。2、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月一地检验”的思维过程及推导方法。课前准备“月一地检验”模型,卡文迪许扭秤模型,苹果模型,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推导出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规律。首先我们复习一下:问题1.行星为什么能够绕太阳运转而不会E离太阳?问题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什么因素有关?遵从什么规律?正是由于太阳与行星间存在的引力,使得行星能够绕太阳运转而不飞离太阳。老

3、师现在手上拿着一个苹果,如果放手,苹果会落到地面,即便把它拿到比佼高仙人山公园山顶上或者世界最髙峰上,它还是会落回地面上,不能离开地球,那又是什么力使得地而上空的物体不能离开地球,总要落回地面呢?又比如说,一位同学无论是站在仙人山上,还是在喜马拉雅山上,都会感觉到重力的作用,这就意味着,这个力可以延伸到很远的地方。那它会不会作用在月球上?也就是说,月球受到地球的引力、人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乃至太阳与各行星间的引力,会不会是同一种性质的力?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研允这些问题。二、新课教学(一)月一地检验几百年前,牛顿也对这个问题冥思苦想,

4、一个苹果的落地引起了他的遐想。现在我们沿着它的思路,重新进行一次检验。【展示“月一地检验”模型】1、检验目的:使苹果落地的力与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是否是同一种性质的力,2、检验方法:比较两处引力产生的加速度是否符合相同的规律:,Foc-l—►1厂gp,即“平方反比Sr(1)理论分析:地球半径R二6.4X10%,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倍。一个物体放在地球表而上受到的力和将这个物体放在月球轨道上所受到的引力,满足什么比例关系?它们的加速度a又满足什么比例关系?你可以算出物体在月球轨道上的加速度吗?厅(60/?)22一R2

5、=3600d]=g=9.8m/52—aa2—0.0027222m/s2(2)天文观测:T=27.3天,地球半径R二6.4X10%,地球与月球Z间的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倍。我们把物体放在月球轨道上,那么它会绕着地球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由物体与地球Z间的引力提供,那向心加速度怎么求岀来呢?JrT2—►=0027221m/?【速算小竞赛】计算出理论分析屮的比与天文观测屮的血并作对比。3、检验结果:地球对在月球轨道上的物体的力与地球使苹果下落的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设计思想】引导学生定暈计算,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猜想的正确性,增强学生的

6、理性认识。有了这样的一个基础之后,牛顿又把这一规律进一步地向前推了一步:他在想,那是否任意两个物体Z间都存在这种引力,并且都遵从这样一种规律呢?牛顿大胆地把这个规律推广开来,把它称Z为:万有引力定律。(二)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屮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I山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Z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2、表达式:F=G也伴厂(引导学生注意各个符号代表的物理意义)3、适用条件:(1)适用于任意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教师补充】如果两个物体不能看做质点,就不能用这个公式计算。

7、并不是这个公式不成立,而是要把这个物体进行适当的分割,再对各部分分别求引力然后再合成,我们在高屮阶段适当了解一下就行了,不要求具体的计算。如果两个物体不能看做指点,但是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2)质量分布均匀的两个球体间的引力计算。此时r取两球心的距离。4、万有引力定律的意义【由学生发表感想,后作展示说明】牛顿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是没有给出G的取值,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例如:两同桌Z间感受到了万有引力了吗?没有,因为一般的两个物体的引力非常小,而当时的测量的精确度不够。引力小应该是由于G这个比例系数小,那我们怎么去测量比较小的

8、物理量呢?引导学生回想曾见过的模型:总结上而两个装置的物理思想:放人微小形变。引出卡文迪许的扭秤实验。直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发表一百多年后,同是英国的一位物理学家卡文迪进也用放大微小形变的思想设计了一个非常精确、巧妙的实验,最后测量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