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说课讲稿

《雨巷》说课讲稿

ID:32758492

大小:86.8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5

《雨巷》说课讲稿_第1页
《雨巷》说课讲稿_第2页
《雨巷》说课讲稿_第3页
《雨巷》说课讲稿_第4页
《雨巷》说课讲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雨巷》说课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雨巷》说课稿一、说教材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可是我们接触的更多的是古典诗词。同时受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影响,教师更注重对古典诗词的教学,现代诗歌教学总是不尽人意。加强学生现代诗歌的阅读与鉴赏方法的引导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它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在那个政治风云激荡、新旧诗风交替的时代,戴望舒携着中国古典诗歌婉约的深蕴,踏着法国象征诗风的轻云,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幽怨而凄美的雨巷之歌,为中国新诗领域树立了一座丰碑。它集中反映了作者在现实与理想冲撞下的苦闷与忧郁。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沁园春长沙》,对现代

2、新诗有了初步了解,但这首词在形式上受到传统诗词影响很大。而《雨巷》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更能彰显出现代新诗的特点。所以学习《雨巷》能让学生更为真切的感受、认识中国新诗,也为下面学习《再别康桥》奠定基础。二、说学情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多篇中国现代诗歌,对现代诗已有初步了解,这为本单元学习新诗奠定了基础,但初中的学习毕竟不够深入。《雨巷》是髙一学生在本单元接触的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新诗,本课恰好可以作为窗口,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新诗,学会如何欣赏新诗。另外,《雨巷》是一首象征诗,写作年代久远,学生很难理解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诗歌的主题,所以教师要加强引导和点拨。三、说

3、教学目标《雨巷》和具有三美特征的《再别康桥》共同组成一个文本,出现在这一单元,那么我们就得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中心,在音乐般的节奏中,在优美徜徉的语言中,在回环往复的结构中,在朦胧如雨的意象中,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去探索美。根据新课程倡导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的要求,根据本单元审美能力的培养目标,根据《雨巷》本身的特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2)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意境,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

4、,品味感受诗歌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培养鉴赏能力。(2)学会用知人论世法和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诗歌,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情感与价值:(1)从作品中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感受作者的复杂情感。(2)引导学生感悟诗情诗意,培养良好的读诗兴趣和审美情趣。四、说教学重难点(一)说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诗歌,感受其音乐美。这首诗歌初一面世,即以它音节的优美而为人称道。叶圣陶先生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无疑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点。2、品味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意象是中国诗学的重要概念,是解读作品灵魂

5、的关键所在。这首朦胧含蓄极富象征意义的《雨巷》中,意象的理解尤为重要。将本篇的意象理解和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的解读结合起来学习,不仅有助于理解本课,也为以后的诗歌鉴赏打下了基础。(二)说教学难点理解“姑娘”这一意象,品读其象征意味,解读作者的思想感情。五、说教法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依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情景的创设一直以来都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一种手段,它能拉近读者与文本的时空的距离,也为教学的开展做了感情上的铺垫。2、诵读感

6、悟法: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既可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又可让其深入文本体会诗歌的情感。3、讨论、探究法:在学生对诗歌有所感知的基础上,讨论、探究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对意象进行多角度理解,发挥学生自主性。六、说学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1、诵读法: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所以我想,诵读应该是学习诗歌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让学生

7、在不断的诵读中理解体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读诗品诗的悟性及能力。2、合作和探究法:诗歌是隐喻性很强的艺术,由于阅读个体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结构等诸多因素限制,个体有时无法正确的解读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小组的合作与探究正好弥补了个体的不足,引导学生到学习小组中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也该是个有效而简单的办法。本诗歌意象比较朦胧,对意象的理解和把握是鉴赏本课的关键,多元解读和问题探究能有效促进对话教学,实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3、联想与想象法:《课标与教学要求》中指出:“在品读中,要注意诗歌的情与景、境与情的不同层次的理解,重视联想、想象在意境理解

8、中的作用”。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再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