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48940
大小:84.3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15
《地球科学大辞典地洼构造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球科学大辞典地洼构造说地洼构造说【地洼构造说]diwa(geodepression)theory又称活化区学说或活化构造学说。陈国达(1956)提出。一种大地构造及成矿学理论。它主要是在研究中国地壳结构和发展史特点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和发展J霍尔(1859)、JD丹纳(1873)和E徐士(1875)的地槽学说以及BB别洛乌索夫(1954)的“地台活化”概念而逐步形成的。其主要内容包括:①阐明一种新的大地构造单元(第三构造类型,活化区即地洼区)。地洼构造说认为,地槽说把地壳构造划分为地槽区(活动区)和地台区(稳定区),后者由前者转化而来的看法符合中国东
2、部中生代以前的地质实际,但从印支或燕山运动开始“中国地台”已大部分先后衰亡,地台经活化转化为新型活动区即后地台阶段的新构造单元,而不再是地台区,也不是“准地槽”,故名活化区(1956)或地洼区(1959);②提出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认为屮国东部屮生代自印支运动或燕山运动以来已进入新的阶段即地洼阶段,地壳是通过活动区与“稳定”区互相转化螺旋式发展的,叫地壳动定转化递进律;③提出地洼递进成矿理论,认为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各有成矿专属性,地洼阶段是一重要成矿阶段,有色金属、稀散、放射性元素及其他金属等矿床特多;后成构造单元可继承先成构造单元的矿产,形成成矿叠
3、加。地洼区是出现最晩的构造单元,故矿种、矿床类型丰富多彩;先成矿床可受后阶段成矿作用的卷加、改造或再造,导致富化或富集,形成以五多(多成矿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多物质来源、多成矿作用、多矿床类型、多控矿因素)为特色的多因复成矿床,在地洼区尤为多见,为寻找大型富矿的有利地区;④提出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假说,试图用以解释地壳发展过程中的动“定”转化更替、递迭上升前进,以及岩石圈块体在空间上的迁移和构造定向性的根本原因和力学形成机制。【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theoryofprogression(witht^r^a^n^s^f^ormationbetweenmob
4、i1eandstableregions)简称动定递进说。陈国达(1959)提出的关于地壳发展一般性规律的大地构造理论,是地洼学说的四个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论点为:①地壳发展过程示意图地洼区作为一个新型活动区的出现,不是已有地槽阶段的历史重演,而是地壳发展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标志;地壳发展是多阶段的(前地槽、地槽、地台、地洼、后地洼等阶段),又是不平衡的(同一地质时期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型的构造区),认为中国东部中生代自印支运动或燕山运动以来已进入新的阶段即地洼阶段;②地壳演化过程是活动区和“稳定”区互相转化、交替更迭的过程,叫动“定”转化;且
5、这种转化和更替并非构造单元的简单重复及循环,而是组成物质由简单结构到复杂结构、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循着螺旋式方向向上向前发展的,叫“递进”;总称为动“定”转化递进律(见图);③地壳演化通过动定转化、递进发展的根本原因,即动力来源是在于地幔软流层物质因所含放射性元素发生变化,引起温度、密度的不均一而发生蠕动,导致岩石圈中热能聚集与消散交替的结果。【地幔蠕动说】hypothesisofmantlecreep全称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假说,是地洼学说四个组成部分之一。为探索地壳演化通过活动区与“稳定”区互相转化、递进发展,及其空间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与动力来源
6、的一种假说,由陈国达于1977年开始提出、逐步形成。其主要论点是:地幔软流层物质因放射性生热元素的含量发生变化,引起温度、密度的差异,发生移动。原在较深层者,当温度增高、体积增大、密度减小时便向上移,并在岩石圈底面转变为横向地幔流。在软流圈中,复杂的地幔流形成复杂的地幔动力场,并拖引上覆岩石圈发生相应的水平移动。当一个地区地壳演化,处于此活跃时期,其岩石圈由于地幔流带来的热能聚积而致使热流增高及体积膨胀、内部挤压强烈,加之地幔流拖引而导致的水平运动增强,从而引起强烈地壳运动且水平运动占优势,发生强烈褶皱及断裂、岩浆喷出或侵入、岩石变质、地震频繁,形成活
7、动区。当地幔蠕动转入滞缓时期岩石圈便因热能消散、补给减少而热流降低,从而导致地壳运动转弱且水平运动退居次要,垂直运动显出优势,褶皱、断裂、岩浆活动及地震均相对减弱,转化为“稳定”区。同一时代中,由于不同地区地幔蠕动程度相异,则地壳运动的强烈程度也不相同,遂形成大地构造性质在空间上的分异,以及地壳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地壳的动定转化递进发展、块体移动,以及构造定向性等,可能正是由于这种地球内部原因所推动的。如中国东部中生代中期以来,由于进入地幔蠕动活跃期,便由地台区转化为地洼区;当初动激烈期,岩石圈热流增高,再加地幔应力场为左旋剪切,产生北西南东向次生
8、压力,遂形成雁行式北东向压性构造(褶皱、逆掩);到余动期时,地幔应力场转为右旋剪切,产生北西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