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32347
大小:66.8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5
《精做01学术论文-学易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做01学术论文M念軀试做一、[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乞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
2、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乞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艾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
3、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乞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艾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乞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总之,乞候正艾既有空间的
4、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乞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摘编自曹明德《屮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止义为视角》)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坏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D.已有的科
5、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答案】D【解析】A项,范围扩大,原文是“一些非政府组织”,遗漏了“一些”。B项,说法绝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国内公平问题,不只是单一的“限制排放”问题。C项,对象错误,不只“为后代设定义务”,也要“为自己设定艾务”。D项,是总括了二、三段的内容得出的正确结论。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
6、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答案】C【解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项,以偏概全,原文用大量篇幅阐述的是“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选项表述为“代际公平”,二者取一。学#科网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li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亨,才能避免“
7、生态赤字”。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答案】B【解析】題干矣求逸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王确的一项”,B项,关系错误,不仅是“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还有“义务”需要分担°二、[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
8、多以七言为主体。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