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26249
大小:64.6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5
《浅谈“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文提纲一、绪论(-)研究背景(二)研究目的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含义及特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概念1.农民工2.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特点三、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1•低收入“高学费”困扰就读2.自卑的心理压力影响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二)农民工子女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1.公立学校不能完全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2.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不公平境遇问题3.社会对农民工子女歧视问题4•失学、辍学率高(三)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成因的分析四、农民工子女义务
2、教育问题的对策(-)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二)公办民办“两条腿走路”(三)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1.建立寄宿学校2.建立“教育联合体”(四)发挥社会公众力量1.建立健全的社会捐赠机制2.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资助和参与办学五、结论论文摘要:牛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产牛我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政府给予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个适龄少年的经费支持实现公平,以及政府提供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个适龄少年的上学机会实现公平,是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两个教育理想。学校影响、社会影响、家庭影响是影响进城务工
3、农民子女教育的三个关系层面;而造成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直接原因是教育经费不足、户籍制度制约、义务教育体制落后、教育质量差异。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对幕是:实施“教育券”制度;实施义务教育登记制度;实施义务教育素质大纲;义务教育以流入地为主;非义务教育以流出地为主。关键词: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义务教育对策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论文一、绪论伴随我国经济的高度发展,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口益加快和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出现了大量流动人口(大部分是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即农民工),且其规模述在持续扩大,
4、再加上严重的金融危机,大量农民工返乡,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随之而来的就是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特殊关注和支持。虽然中央政府逐步出台了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社学杂费和借读费的政策,以及保障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享受相同的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难问题,但也出现了其他新问题,大部分农民工子女还是享受不到真正的教育公平和高质量的教育。要全面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些问题不可能一下子从根本上得以解决,还需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逐步推进。所以政策的出台不等于问题
5、的解决,从政策方案合法化到政策目标的实现之间述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述存在着十分复杂的过程。(-)研究背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产牛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受到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我国人口流动的规模非常有限。但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这种局面逐渐在发生改变,人口流动量逐年增大,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与此同时,我国也在经历着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改变,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改变,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改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社会转型时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6、规模越来越大的人口流动,是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研究目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对流动儿童权益的尊重,更关乎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和长远发展。流动儿童教育这一问题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地区特殊性等特点。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但由于公办学校资源缺乏,农民工子女学校教育质量低下。解决好这一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成为我们主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分析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为更好的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提出一些意见跟建议。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含义及特点(
7、-)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概念1.农民工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进城农民工子女专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承受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和少年。2.农民工子女
8、义务教育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是指,根据法律规定,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承受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同城市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的享有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