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ID:32725428

大小:77.46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2-15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历史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命题人:李薇审题人:曲晶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ED”;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A.农耕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藉E”和“亲蚕”两种仪式,反映了在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

2、济之下,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农耕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A项正确。题干提到历代延续周朝的仪式,不在于强调周代制度被继承或制度变迁缓慢,而是农桑传统在延续,排除BDo题干没有涉及商业,因此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2.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钱、锄、铲、镰、犁絆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rh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

3、辉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吋期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从考古挖掘来看,秦魏墓葬出土了成套的铁制农具,表明当时铁制农具在当时普遍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B项正确;A项“独断经营”,题干信息体现不出,排除;C项“必备品”的说法明显具有片面性,排除;D项结论仅由题干信息无法得出,排除。故选B。考点:古代屮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耕作技术的进步【名师点睛】铁农具和牛耕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铁农具和牛耕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由于广泛使用铁农具和牛耕,耕地面积

4、和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使单位牛产和个体经营的特色的小农阶层成为社会基础的可能,井田制中“千耦其耕”的奴隶集体耕种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分散的,一家一户制的小农经济形式兴起了。1.中国古代有谚语说:“千年田,八百主。”清人钱泳说:“俗语云'百年天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出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D.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千年出,八百主”、“百年出地转三家”及其“今则不然……十年

5、之间,已易数主”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信息表明土地买卖的现象却来越频繁,土地兼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其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故A项符合题干要求;清代农业耕作方式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B不正确;题目中的“出地……十年之间,已易数主”的现象容易导致无数小农破产,故C项的表述错误;D与材料无关。2.《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技•埴之工二。”材料反映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C.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D.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答案】B

6、【解析】根据材料“攻木”、“攻金”、“攻皮”、“设色”、“刮摩”、“技埴”,说明官营手工业中各个部门分工非常明确,充分体现了生产专业化的特点,故本题选B项。英余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3.《中国经济制度史论》屮说:“屮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人工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我国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A.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B.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C.外來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屮国的手工业,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

7、力。A项屮“禁止"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故排除;C项的表述与棉花至迟在南北朝时期即已传入中国的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开始于鸦片战争后,与题目中的吋间“古代中国"不符,故排除;古代中国“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阻碍了棉纺织业的规模化发展,导致“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的现彖的出现,故本题应选B项。考点:古代屮国的经济•手工业•手工业的发展1.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A.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B.民营商业遭到政

8、府打击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D.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只是说明清政府允许部分商人从事食盐经营,不能推出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故A项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