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积极心态与幸福补充部份

感恩、积极心态与幸福补充部份

ID:32712713

大小:52.3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4

感恩、积极心态与幸福补充部份_第1页
感恩、积极心态与幸福补充部份_第2页
感恩、积极心态与幸福补充部份_第3页
资源描述:

《感恩、积极心态与幸福补充部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主观幸福感。①幸福与快乐;②兴趣:使人主动探索世界,追求新经验;③满意感:使人享受过去与现在。第二,心理幸福感。①自我接纳:对自己拥有积极的态度、承认和接受多样化的自已、积极面对过去的生活;②机能自主:具有自我决定和独立性、能抵制要求自己以某种方式思考或行动的社会压力、由自我内部调节行为、用个人标准评价自己;③生活目标:感觉现在和过去的生活有意义、持有给予生活以目的的信念、有生活的目标和方向;④个人成长:敢于尝试新鲜经验、有实现自己潜力的感觉、不断看到自己和自己行为的进步;⑤积极关系:与他人建立温暖、满意、信任的友谊,关心他人、欣赏他人

2、、与他人关系亲密、有较强同情心,懂得人际关系的给予和获得;⑥环境控制:感到自己有能力应付复杂的环境、选择和创造适合个人的环境。第三,社会幸福感。①社会整合:相信自己属于某一团体并和其他成员一起分享共同利益,将团体看做是幸福的来源;②社会贡献:相信自己是重要的社会成员,能给社会创造价值;③社会和谐:对社会充满兴趣并且认为社会是可以理解和预测的;④社会认同:积极地看待和接受他人,相信他人是善良的;⑤社会实现:对社会发展和社会潜力具有信心。(一)遗传因素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大约50%的幸福程度是由遗传决定的。有的人生来就比较乐观,有的人生来比较悲观

3、。积极心理学提出了幸福的“基准点”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基准点,人生中的大喜大悲可能短暂地改变人们的情感体验,但人们会很快地回到遗传所决定的幸福基准点。有研究者追踪研究了22位彩票大奖的获奖者,将他们的幸福水平与22位匹配者对照,结果是在短暂的幸福体验高潮后,他们又回到了对照组同样的幸福水平。但另一方面,在灾难中受到创伤的人仍然有能力恢复到最初的幸福基准点,如在地震灾难过后,孩子们满脸笑容地重返校园的情景印证了这种回复基准点的惊人力量。研究者还发现创伤病人在8个星期内就在快乐情感上有很大的反弹,一年以后他们的幸福程度就与常人无异。(二

4、)生活景况积极心理学研究认为大约有8%的幸福程度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如收入、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教育程度、智力、宗教信仰等。研究还发现,财富对人的幸福程度影响较小。就群体而言,富裕的程度确实与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呈正相关;但是,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后,这一相关性就不明显了。如美国在过去的20年中,人们的实际收入增加了16%,但是说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却从36%下降到29%。就个体而言,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幸福也是短暂的。研究表明,重大的个人财务状况的变动对幸福程度的影响持续不到三个月。研究者总结,在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金钱

5、并不是人的幸福之源。布里克曼和坎贝尔解释:对幸福的追求是“幸福的水车”,人们的幸福体验能随着他们的成就和财产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随之人们很快就会适应这个新水平,而这个新水平不再给他们带来幸福,即所谓的“有钱也不幸福”。其它因素〔3〕如婚姻、社会支持等对人的幸福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已婚者或能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的人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较高。对健康与幸福的研究也发现,人们对自己健康状况的自我感觉决定了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当然,严重的长期的健康问题会降低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1感恩的概念和测量 认为它首先是一种道德影响。当个体因道德先驱或道德行为的积极结

6、果产生了感恩体验后,他就会去表现并努力维持有益于他人、社会的行为,并约束自己不做出有损于他人的事情。从这个意义讲,感恩起到了道德调节的作用,个体因心怀感激而形成“友好对待别人,别人也将会友好对待自己”的观念,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也会表现出相应的行为,从而促进了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感恩是一种道德动机。当个体获得他人的帮助有了感激的心理,他也会倾向于表现出利他的行为,如友善对待和帮助别人。最后感恩还是道德强化物,当个体在表现出亲社会行为而受到别人的感激时,这种感激给予个体增强了个体的积极体验,进而鼓励其继续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由此可以得知,目前心理学界对

7、感恩的界定 仍比较混乱,不同学者对感恩的理解都不一样,但值得肯定的是,他们都赞同了感恩之情在个体、人际和社会水平都是有利的,即感恩不仅起着增 进了个人自和与人交往的满意感,也有助于社身会的安定团结。为此,对感恩进行研究不仅具有 理论价值,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感恩与亲社会行为感恩具有亲社会本质,具有感恩倾向的人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示感谢,也深知如果没有他人的贡献是不可能有这样的美好世界的,为此他们也更倾向于表现出有益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来。有人认为感恩之所以有亲社会本质是因为它有可能是基于人们对他人的敏感和关心的基本特质。Bartlett和De

8、Steno(2006)认为感恩与一般积极的体验或对社会规范的简单意识不同,它在促进帮助行为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研究证明了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的密切关系。Gray等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