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10191
大小:7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14
《丧失劳动能力损害赔偿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劳动能力丧失的损害赔偿问题屈茂辉黄劲*屈茂辉,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黄劲,湖南大学法学院2001级民商法学硕士生。目次一劳动能力及其丧失的性质二丧失劳动能力损害赔偿的理论依据三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的衡量四丧失劳动能力损害赔偿的规则五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请求权主体六我国丧失劳动能力损害赔偿立法体系的检讨一、劳动能力及其丧失的性质“劳动能力”一词,既是日常用语,又是法律概念。作为日常用语,劳动能力就是指劳动的能力,包括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能力。作为法律概念的劳动能力,学者对其基本涵义的认识并不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一是独立人格利益说。该说主张,劳动能力为从事各种工作的能力,也
2、有人称为营生能力,包括商人的经营能力,技师的技术能力,劳动者的劳动能力,通说认为不是权利。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93条第一项规定即是这一学说的反映。因为只有身体的肉体组织及生理机能都完全无恙,才能保持劳动能力的良好状态,所以劳动能力的丧失或减少既不能全包入身体权,也不能全包入健康权之内,虽然也是对身体及健康的侵害,但不如看作是一种独立人格的利益。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二是独立人格权说。该说主张,劳动能力是一种独立的人格权,即劳动能力权。劳动能力权是自然人以其脑体功能利益为内容的物质人格权。这种人格权与健康权紧密相连,原属健康权的重要方面,不
3、过因其在实务上的重要性而独立了。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三是健康权人格利益说。该说主张,劳动能力是自然人从事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活动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是自然人健康权的一项基本人格利益。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433页。拥有健康权的标志之一,就是具有劳动能力,而拥有健康的目的也在于能够通过劳动谋求生存与发展。寇志新总编:《民法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0页。...比较上述三种学说,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三种学说都认同劳动能力与健康权密切相关:独立人格利益说认为劳动能力与身体权、健康权
4、密切相关,但又不能完全包含于其中任何一种之中,故应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利益;健康权人格利益说则认为劳动能力是健康权中的一项基本人格权益;独立人格权说也认为劳动能力原属健康权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是因为实务上的重要性而成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由此可见,独立人格利益说与其它二说的分歧在于,劳动能力是否完全包含于健康权之中;而独立人格权说与健康权人格利益说的分歧在于,劳动能力能否从健康权中独立出来。尽管独立人格利益说、独立人格权说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在笔者看来,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都应当坚持健康权人格利益说,主要理由如下:第一,从劳动能力与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关系来看,劳动能力与生命权、身体权并无
5、必然联系。所谓生命权,是指以公民的生命安全的利益为内容的权利;王利明主编:《人格权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4页。所谓身体权,是指公民维护身体的完整并支配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人格权。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与新闻侵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257页。侵害生命权,其后果是使受害人丧失生命,受害人既然已经没有生命,其劳动能力的存在基础就已经不复存在,此时讨论劳动能力的丧失与救济已没有意义。在同时肯定身体权和健康权的情况下,仅仅侵害身体权,而未破坏自然人的脑体功能,并不构成劳动能力的丧失;如果破坏了脑体功能,则又不只是侵害身体权,而是侵害健康权了。反过来看
6、,损害劳动能力的,必定侵害健康权,但不一定侵害身体权,如精神性疾病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因此,劳动能力并不包含于身体权之中,而是完全包含于健康权之中,是健康权的基本内容之一,不是独立的人格利益。当然,劳动能力的丧失必然是侵害健康权的后果,但侵害健康权并不一定导致劳动能力的丧失,比如侵害公民的生殖系统导致其丧失生育能力显然是对健康权的侵害,但对劳动能力而言一般并无损害。第二,将劳动能力确认为独立的人格权,既无理论依据,也无立法依据。首先,人格权的基本特性之一,是其对于民事主体的必备性。民事主体不享有人格权,就根本不可能作为主体存在。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8
7、6页。每个人都应当平等地享有人格权。而劳动能力却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不具劳动能力,有些人只具有部分的劳动能力,并非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劳动能力从性质上不符合独立人格权的要求。其次,民事立法传统上不认为劳动能力是一种独立的人格权。最先使用“劳动能力”这一概念的是《德国民法典》,其第843条规定:“因侵害他人身体或健康以致被害人因此丧失或减少劳动能力,或增加生活上的需要者,对被害人应以支付金钱定期金,给与损害赔偿”。这一条文并无将劳动能力确认为民事权利的意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