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05265
大小:52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4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2928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学科高二年级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孔子认为:管仲为相,使齐国“称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众至今仍受惠于他的功德,并大力赞赏他“如其仁”;而孟子则猛烈抨击管仲背弃旧主、不知礼仪。孔孟对于管仲的不同评价,反映出( )A.儒学内部存在激烈的分裂与斗争 B.孟子有选择性地发展了孔子的思想C.孟子生活的时代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D.儒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教条化2.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如孔子
2、主张“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思想。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 )A.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 B.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社会的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矛盾3.有学者借用数据库方法,统计了两汉时期反映社会观念的一些关键词在汉代代表性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取前七位,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西汉是“道”“义”“礼”“平”“利”“法”“孝”,东汉是“道”“平”“礼”“法”“义”“孝”“信”。这一现象说明两汉社会( )A.以孝选官保证了政府的人
3、才需求 B.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信仰C.礼法并用教化为重 D.公平观念导致功利思想消亡4.1585年,万历皇帝步行十里祈雨。行礼结束后,皇帝发表训辞声称: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样也是贪官污吏溇剥小民,上干天和的结果。现在务必要改弦更张,斥退坏人,引用好人。万历皇帝的言行突出体现了( )A.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 B.道家主张“天道自然”C.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D.王阳明的“知行合一”5.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
4、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于“四书”,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B.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休养C.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D.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6.王阳明在《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通过自我反省就能达到本善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增长知识 D.探求
5、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7.黄宗羲认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 )A.君主制度摇摇欲坠 B.资产阶级日益壮大C.纲常礼教全面崩溃 D.启蒙思想已有萌芽8.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 )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6、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C.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9.有人论述中国某书法字体“把汉字书写的速度、节奏、韵律、动态发挥到极致,把书写者的个性、才情、气质、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这种书法字体最有可能是( )A.小篆 B.行书 C.楷书 D.草书10.下图画作为明王室子弟朱耷于明亡后所画,画作中的树老干枯枝,鸟被拉长身子,紧缩一团,翻着白眼。能体现该画作风格的是( )A.工笔重彩,追求绚丽 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D.注重写实,富有生气1
7、1.《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C.民主进步思潮产生 D.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12.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这表明苏格拉底( )A.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意义B.否定理性的价值C.主张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D.主张美德即知识13.但丁《神曲
8、》中的主人公贝亚特里丝是一位银行家的女儿,她以“超凡人圣”的形象担当了引导但丁进入天堂的向导,取代了掌管天国钥匙的圣徒彼得的位置。薄伽丘的《十日谈》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