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字旁觀02:釋頫、俯、府、付

古字旁觀02:釋頫、俯、府、付

ID:32703516

大小:491.9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4

古字旁觀02:釋頫、俯、府、付_第1页
古字旁觀02:釋頫、俯、府、付_第2页
古字旁觀02:釋頫、俯、府、付_第3页
古字旁觀02:釋頫、俯、府、付_第4页
古字旁觀02:釋頫、俯、府、付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字旁觀02:釋頫、俯、府、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xianqin.org2010年3月2日收稿日期:2010年3月1日古字旁觀02:釋頫、俯、府、付王甲金(古文字民間愛好者)西周金文有一個字,其字形容易辨識,大概的字義也很清楚,出現頻率也比較高,但“此字從宋代以來,皆不得其解”(王輝商周金文188頁)。本人一介業餘者,不懂聲韻,不諳訓詁,今僅就字形方面對該字略舒淺見。現將西周銘文所見該字字例臚列於下(表一)(《集成》是《殷周金文集成》的簡稱,《銘文選》是《商周青銅器銘文選》的簡稱):字形上,該字()的右半部既明確且固定,一個人形,張著大口(欠),伸出雙手(丮或頁),有的字例裏畫出了腳,有些則是

2、把腳畫到了膝蓋上方,變得和“女”字的雙臂難以區分,也因此《銘文選》裏隸定此字時在“丮”的下方又加上了“女”,作,而王輝在《商周金文》裏則僅作。這一部份字形固然似“丮”(金文編0448局部)或“欠”(金文編0957局部、1068局部、1823局部),但也很像“頁”,如仲夏父鬲裡的“夏”字就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xianqin.org2010年3月2日收稿日期:2010年3月1日“頁”字加上腳形的“夊”作。此外,這部份字形也出現在“婚”字里(金文編1955字頭,按語謂“假借為聞”)如。該字左下部通常為“井”字形,有的字例裏變為“口”或是一雙手,還有一例則是又有井又有雙

3、手。該字左上部是最重要的部份,也是最不明確的部份。該部份又可分為左右兩半,各自或作人形如或作手形如,有的字裏兩半都是手形如,有的都是人形如,還有則是人形手形各一如。按道理同一個字不該有這麼多差異,考慮到與形近易混,吾人不免要猜測是否該字在傳習過程中產生了訛變。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訛變呢?原來的正確字形應當為何呢?我覺得首先可以考慮該左右兩半究竟是對稱(手-手形、人-人形)還是不對稱(人-手形)這一點。按說人的天性應該是喜歡對稱形狀的,對稱代表了秩序,秩序帶來安定感,這點我們從上述學者各自將該字隸定為或就可以看出來。他們要嘛認為是兩個,要嘛認為是兩個,而沒有人認為是一一。因此,依照常

4、理,如果該字左上部原本是一一而後訛變成兩個或兩個,這是比較容易發生的;反之,原本兩個或兩個後來被改為一一,這就比較不容易發生了。順著這個思路,那麼像毛公鼎、逆鐘和盠方尊等器里所顯示的不對稱()就反而值得我們注意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xianqin.org2010年3月2日收稿日期:2010年3月1日由訛變為、這種純粹的字形分析和邏輯推理當然不一定就是對的,我們還需要再進一步加以驗證。這樣的字形,一個人和一隻手,在古文字裏是什麽字呢?於是我們就想到了“付”、“府”、“俯”,現將這些字的字例臚列於下(表二):很清楚,和“俯”字裏的相應部份及字裏的相應部份都非常像,不

5、同的只是手和人的朝向而已;於是在字形上我們已經初步鎖定了目標,就是“付”字族。接下來再看“俯”,金文編“俯”字按語謂“俯,說文作頫”,這對我們就很有啓發了。前面已經說過,字的右半部很像“頁”或“丮”或“欠”,現在這個“頫”字右半部剛好就是“頁”。再看它左邊的“兆”,在《睡虎地秦簡文字編》裏兆字作、、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xianqin.org2010年3月2日收稿日期:2010年3月1日形,如果略去中央部份的S形,則它們將和上述“頫”字左上部之、、諸形剛好一一對應,分別作“人-手”形、“人-人”形和“手-手”形;因此,原本從付的被誤衍為“頫”字應該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

6、。此外,金文裏人形與手形相混的情況倒也不乏其例,如“坒”字作或(金文編2173),“叚”字作或(金文編0465)。再看讀音,“頫”和“俯”音相同,因為都是從“付”。既然字形衍變(訛變)有跡可循,字音又相同,那就接著再看字義。《說文》謂頫同俯,《小學鉤沉·古今字詁》亦謂“頫、府,今俯、俛也。”但問題並不這樣簡單,這恐怕不會是頫的原始義。底下我們先看這個字(以下直接用“頫”表示)在銘文裡的用法(釋文用寬式):1,毛公鼎:命女(汝)頫?(司)公族雩(與)參(三)有司:小子、師氏、虎臣,雩(與)朕褻事,以乃族干(捍)吾(敔)王身。2,師克盨:令汝更乃祖考,頫司左右虎臣。3,逆鐘:今余錫汝……

7、用頫于公室僕、庸、臣、妾、小子世家。毋有不聞知。4,諫簋:先王既命汝頫司王宥。5,鼎:令頫司奠田。6,克鼎:錫汝井、、人頫。7,師兌簋:令汝頫司走馬。8,師簋:余令汝死我家,頫司我西偏東偏。9,番生簋:王令頫司公族、卿事、大史寮。10,伊簋:冊命伊頫官司康宮王臣妾百工。11,方彝:王令曰:“頫司六師眾八師。”12,簋:命汝作邑,頫五邑祝。在這十二則銘文里,只有兩則是單用“頫”字,其它都是“頫”、“司”並用,其中有九則是“頫司”二字連用,有一則是兩字分開。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