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02955
大小:295.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4
《事故多发点与事故易发点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交通安全与事故预防·267·事故多发点与事故易发点研究于士元葛涵(天津公安交管局秩序处规划调研科)【摘要】确定、治理和改善交通事故多发路段是当前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上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本文就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与事故易发点的法律背景,定义和鉴别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尝试弥补一些概念疏漏。【关键词】道路交通交通安全事故多发点事故易发点前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影响下,我国道路交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机动车保有量逐年猛增,道路交通环境变化迅速。这种道路交通因素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给某些交通数据的统计分析带来一定困难。往往得出统计结果时,数据采集地的原交通环境已经变更,
2、使得统计分析结论的有效性减弱,无法作为交通管理者的决策依据。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大量道路交通事故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交通事故是偶发事件,交通事故的发生在道路上的分布是不平衡的。所以作为道路上交通事故相对集中的地方,事故多发点是交通事故防治的切人点和终点。本文将就事故多发点相关概念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由“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尝试引出“事故易发点”这一概念。1.法律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9条规定:“道路、停车场和道路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应当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要求,并根据交通需求及时调整。公安机关交通管
3、理部门发现已经投入使用的道路存在交通事故频发路段,或者停车场、道路配套设施存在交通安全严重隐患的,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防范交通事故、消除隐患的建议,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作出处理决定。”该法律条文规定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报告义务和处理责任。报告义务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履行,同时加大了政府在维护公共安全方面的责任,有利于人民政府更加规范、负责地依法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与畅通,更好地保护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法条还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履行其报告义务的前提是“发现”、“交通事故频发路段”和“交通安全严重隐患”;对于没有发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承·268·关爱生
4、命预防事故担报告义务。①因此,“交通事故频发路段”和“交通安全隐患”的概念以及如何发现它们,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法条中的“交通事故频发路段”与本文所要研究的“事故多发点”是同一概念[下文将就这一概念中“多发(频发)”与“点(路段)”等含义进行深入讨论];而法条中的“交通安全隐患”是另一概念,是指从交通事故频发路段相关数据中归纳得出的高危事故诱因,本文将由此引出“事故易发点”的定义。2.事故多发点2.1理论依据交通事故在道路的空间上分布有分散型和密集型两种。分散型的事故多与驾驶人以及其他交通参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如超速行驶、街头猛拐、强行超车、跟车过近、酒后驾车、疲劳驾
5、车、行人临时横过马路、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抢行等;而密集型分布的事故则多与道路类型、交通设施和交通环境等因素有关,如急弯坡路、视距不良、傍山险道以及交通设施欠缺的路口和岔口等。②显而易见,道路上交通事故相对集中的地方是交通事故防治的重点。2.2事故多发点定义及特征要素国外一般称事故多发点为AccidentProneLocations(APLs)、HazardousLocations或俗称Black—spots。虽然名称不同,但定义基本一致,以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的K.W.Ogden在《道路安全工程指南》中的定义为例:事故多发点是在道路系统中,具有无法接受的高事故发生率的位置。需要
6、说明的是,AccidentProneLocations虽然可以直译为“事故易发点”,但与本文所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目前国内学术界习惯将其译为“事故多发段(点)”。北京工业大学任福田、刘小明教授认为,事故多发点是在计量周期内,事故次数明显多于其他路段,或超过规定数值的某个路段。目前,各种事故多发点的定义在表述上虽略有差别,但大都规定了三个要素:时间要素、空间要素和数值要素。时间要素规定:必须对“一段足够长的时间段内”事故数据进行统计,从而削弱单一交通事故偶发性对统计结果的影响;空间要素规定:事故多发点相对统计样本的范围,可以是一个点、一段路,甚至一个区域;数值要素规定:事故多发
7、点事故率要远远高于统计平均值或规定值。例如,在英国,0.1平方公里范围内,1年中发生4次交通事故的地方称为危险点;0.3公里长的路段上,3年发生12次以上交通事故的地方称事故多发地段;1平方公里范围内,1年中发生40次以上交通事故的地方称为事故多发地区。2.3事故多发点的鉴别事故多发点的鉴别方法比较成熟,本文只强调两个相关问题。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适用指南》,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页。②《(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人民交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