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浅谈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ID:32686449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4

浅谈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_第1页
浅谈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_第2页
浅谈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_第3页
浅谈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_第4页
浅谈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下面笔者从五个方面谈谈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一、用数学知识去认识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如果学生能在生活中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说明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数学意识。比如,二年级的学生去买橘子,买了三斤橘子,每斤6元,收银员收了18元,他马上想到3×6=18(元)。在新知识的教学中,引入生活实际需要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为今后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起到示

2、范的作用。与此同时,这些实际中的数学问题会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主动去构建新知识做好铺垫。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现在老师要去买篮球,一个篮球80元,要买12个,需要付多少钱,谁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这个问题会吸引学生的好强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后,再次在生活中遇到此类乘法的实际问题会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去解决。课堂上不断地训练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一条途径。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心理特点、

3、认知规律特点等精心地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能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数学知识。比如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中,我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先让学生在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中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之后展开纸盒,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看看哪些面的面积相等。观察后小组议一议。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的“上”面与“下”面,“前”面与“后”面,“左”面与“右”面的面积分别相等。同时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是等于这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即是把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转化为求这六个面的面积。最后引导学生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以及总结

4、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此教学活动中,借助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模型,具有直观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对课本知识也较容易的掌握和理解,与此同时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会得到提升。三、强化形象及抽象思维结合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中低年级主要由形象思维为主,高年级以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依据学生这一认知规律特点,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教具、实物模型,亦或者利用多媒体教学等。这样符合学生的直观认知,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比如在教学五年级《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时,给学生小组内提供一些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小

5、组之间利用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长方体,记录好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小正方体的数量以及体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每组数据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后会发现会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刚好等于它的长×宽×高的积。即得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若让学生直接想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那是很难的,借助小正方体的体积来引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学生更容易推导出。小正方体的实物模具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认知,学生在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四、核心问题引领教学,培养学生认识知识的本质XX老师认为核心问题起到统整,引领,揭示要点的作用。核心问题指向所学知识的本质,通过它学生

6、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并促成其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它整合所学内容的关键和重点。以三年级《认识分数》为例,分数的本质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可以先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明白以“数量”来表示分数和以“份”来表示分数。要想得到分数必须“平均分”。再引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比如三年级的《认识分数》可以通过核心问题一步一步引出分数的本质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分数的认识》的核心问题可以确定为“表示分子的数,与表示分母的数有什么联系?”因为分数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之前的知识经验里没接触过分数。什么时候才用分数来表示,什么是分数等一系列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困惑。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核心问

7、题来引导学生深刻的认识“分数”的本质。在核心问题确认后,可以再提几个辅助问题来推动“核心问题”的提出。分数的表示前提是“平均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的分东西的经验,引入“现在有1个桃子,要分给2个同学,怎么分才公平”,这就是潜在说明分数的表示前提是要“平均分”。每人的“一半”就是“二分之一”,认识“二分之一”后,通过类比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最后给出核心问题:“这些分数中,表示分子的数和表示分母的数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谈论后会发现,“分子的这部分”来自于“分母”。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