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83854
大小:7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4
《中医情志疗法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例:《三國志˙華陀傳》記載:有一郡守病,陀以為其人盛怒則差,乃多受其貨而不加治,無何棄去,留書罵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殺陀。郡守子知之,屬使勿逐。守瞋恙紀甚,吐黑血數升而癒。 例:張子和治一婦人失眠,認為是傷思慮過甚,二年不寐,醫藥無療,兩手脈俱緩,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與其夫以怒激之,多取其財,飲酒數日,不處一法而去。其婦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進,脈得乎平。 例:邱汝誠治一女子,恒笑不止。求診,問生平所愛何衣?令著之,使母與對飲,故滴酒沾其裙,女大怒,病遂痊。乃以怒勝喜。 3.驚恐療法—喜傷心者,以恐勝之;
2、驚傷膽者,以恐解之 翁壽承指出:「心有所樂謂之喜,何反謂傷心哉?凡人之氣,以平為期,不及者病,過者亦病。經曰:『心藏神,神有餘則笑不休』,試即以『不休』二字味之,乃樂之過而失其正也。當此樂以忘憂之際,有放心而求其心,所藏之神不亦因之而渙散乎?至於恐能勝喜,其義為何?蓋喜為心志,恐為腎志,水能制火,既濟之道也。抑更有顯而易見者,人當極喜之時,適有恐懼之事,猝然遇之,末不反喜為憂者,惟以喜之情緩於恐,恐之情急於喜也。是僅以水火相克之理言之,或近附會,而不知勝復之道本乎人情,實有深相印合者。」 因喜致病者,以恐、怒或悲治之。《儒門事親》:莊先生治
3、以喜樂之極而病者。莊切其脈,為之失聲,佯曰:「吾取藥去」,數日更不來。病者悲泣,辭其親友曰:「吾不久矣」。莊知其將癒,慰之。詰其故,莊引《素問》曰:「懼勝喜」。 「驚」與「恐」是一組情志態勢的漸進詞,由見驚繼而出現恐懼的心理效應,就是以恐懼死亡之言,憂愁悲哀之語,採用突然襲擊法,使患者在短促的瞬間內,神志惶恐,使患者當時處於心內空虛、思緒緊張、神態驚慌、表情恐懼,使神憚散而不藏之氣閉鬱而結塞,是一種應激保護性心理反應,使怒狂除、嘻笑停、歌樂休、躁憂寧,適用於精神亢奮、狂、躁、動、怒為特徵的狂症。《素問˙舉痛論》:「驚則心無所依,神無所歸,慮
4、無所定,故氣亂也。」所以以恐勝喜只是權宜之計,中病即止。反之則要「以恐勝之,以怒解之」,或則採用喜樂療法,使氣機復而渙散。 張子和《儒門事親》:驚以其忽然而遇之也,使習見習聞則不驚矣。惟習可以治驚。 例:衛德新之妻,旅中宿於樓上,夜值盜劫人燒舍,驚墜床下。自後每聞有響,則驚倒不知人。家人輩攝足而行,莫敢冒觸有聲,歲餘不痊。諸醫作心病治之,人蔘珍珠及定心丸,皆無效。張子和診治時,乃命二侍女執其手,按高椅之上,前置一小几。張說:「娘子當視此」,一木猛擊之,其婦大驚。張說:「我以木擊几,何以驚乎?」少定,又擊之,驚也緩;又連擊三五次,同時暗中遣人
5、以杖擊門和擊背后之窗。婦徐徐驚定而笑曰:「是何治法?」張子和說;「驚者平之,平者常也,平常見之必無驚。」是夜復使人去擊其門窗,自夕達曙,無驚狀,不藥而癒。嗣後,雖聞雷亦不驚。係通過用驚恐的方法進行練習,使病人明白自己受驚的原因,消除不必要的緊張心理。 4.悲哀療法—怒傷肝者,以悲治之 以「隱惻死亡之言」或傷感悲泣之語,感化患者的狂亂喜樂狀態,使之趨於正常或銳減,使患者意志消沉、思緒悲哀、表情傷感、行為孤僻,而使狂言止,嘻笑休、妄想斷、多動除;或使思慮解、結氣消、內鬱除,是一種逆反性心理治療,因此可以轉化為一種積極的治療因素,適用於狂症中某些
6、症狀與前述合拍者。鬱症與癲症患者禁用。 翁承壽指出:肝為木臟,欲散而苦急。經曰:「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又曰:「怒則氣上」。夫以將軍之官,至剛之臟,復以嗔怒而助其氣,是急也,非散也,故曰傷也。若夫悲者,有所哀痛而然也。經曰:「悲則氣消」,則當氣逆之時,適以此消氣者值之,謂之曰勝,誰曰不然。怒為肝志,何獨非肺志之憂勝之,而云「悲勝怒」乎?蓋喜怒憂思悲恐驚,其情有七,而五臟止有五志,故遣去悲與驚二者,以悲與憂相類,皆屬不遂其心也;驚與恐相類,皆有所怯也,惟悲之情較急於憂,故其勝怒為更切耳。由此觀之,即謂之憂勝怒,亦何不可。《吳醫匯講》 憂極不表
7、現為悲,便表現為怒,因而怒與憂固其一也。所以在治療上,治怒既可用悲勝,也可以喜制。 例:項關令之妻,病怒不欲食,常好叫呼怒罵,欲殺左右,惡言不輟。眾醫處藥,半載無功,求治於張子和。張診之曰:「此難以藥治。」乃使二娼,各塗丹粉,作伶人狀,其婦大笑。次日,又令作角抵,又大笑。其旁常以兩個能食之婦,誇其食美,其婦亦索其食而為一嘗之。不數日,怒減食增,不藥而癒,后得一子。《儒門事親》 例:明代農民李大諫,世為農家,突然考中了舉人,其父聞之,以喜故,失聲大笑,笑不合口;第二年春天,李大諫又考中了進士,其父笑彌甚,歷十年…遂成痼疾,初猶間發,後宵旦不能
8、休,大諫甚憂之,從容與某太醫相商,因得所授。令家人紿乃父云:「大諫已歿」。李父得悉後,哭得死去活來,十分悲傷,慟絕幾殞,如是者十日,病漸瘳。接著又寄信告訴李父說:「大夫治大諫,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