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

ID:32680248

大小:93.4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14

上传者:U-991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_第1页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_第2页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_第3页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_第4页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一、简答题1、指标单位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全年粮食产量万吨462514526245711430674694748401全部工业增加值亿元395704260745935536126281576190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8940495933102398116694136515182321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26193689843202551187007388604(I)增加值是指某单位或部门在-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増加值的核算主要有两种方法:生产法和收入法(或称分配法)a、生产法: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増加值二机构单位(产业部门)总产出-机构单位(产业部门)中间投入b、收入法: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增加值二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2)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总量。它表示全部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它可以从三个方團理解,即生产过程的结果或成果价值总量、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总量、对生产过程结果分配形成的收入总量。2、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答主要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资木形成总额及构成,各地区最终消费及构成,投入产出表和消耗系数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从内容上看,包括生产的増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故终消费国民储蓄投资及资木形成金融资产和负债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劳务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3.简要说明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及投入产出表中存在哪些平衡关系?答投入产出表由四个象限组成。冃前已研究的内容是前三个象限。第一-象限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它主要用来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该象限的每个数据都要从横行和纵列两个方面进行考核,从行横看,它表明每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称为中间产品或中间使用。从纵向看,它表明每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称为中间投入或中间消耗。第二象限主要反映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第三象限主要反映各部门增加值分配或最初投入构成情况。存在的平衡关系(1)从纵列看中间投入加最初投入等于总投入。(2)从横行看:中间使用加最终使用等于总产出。(3)每个部门的总投入等于该部门总产出。(4)第二彖限的总量等于第三彖限的总量。二计算题:1、解:使用来源总产出17106总消费7716减:中间消耗7550居民消费5404劳动者报酬5166公共消费2312生产税净额1202总投资1778固定资本折I口1178固定资本形成总额1810营业盈余2010库存增加额-32贵重物品净获得0净出口62出口2248减:进口2186国内生产总值9556国内生产总值9556中间消耗二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二17106-9556=7550(亿元)营业盈余二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 资产折d) =9550-(5166+1202+1178)=201()(亿元)总消费二居民消费+公共消费二5404+2312=7716(亿元)净出口二进口-出口=2186-2248=62(亿元)总投资二增加值-(总消费+净出口)=9556-(7716+62)=1778(亿元)周定资本形成总额二总投资・(库存增加+贵重物甜获得)=1778-(-32+0)=1810(亿元)2、解:2003年增加值=32+4+8+21=65(亿元)3、解:(1)GDP二8110+2037+(1200-1060)=10287(亿元)中间消耗=1500-1087=4713(亿元)营业盈余=1087-1480-5240-(610-15)=2972(亿元)(2)国内生产总值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总产出15000最终消费8110减:中间消耗4713居民消费5600劳动者报酬5240公共消费2510生产税净额610资木形成总额2037固定资本消耗1480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库存増加24贵重物品净获得3净出口140出口1200减:进口1060国内生产总值10287国内生产总值102874、解:(1)国内生产总值、各年度故终消费占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及各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计算如下表:(国内牛•产总值二最终消费+资木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年度20002001200220032004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最终消费所占比率(%)资木形成所占比率(%)89340.961.136.498592.959.83&0107897.65&239.2121511.455.542.3142394.253.044.2(2)各项分析如下: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本期间内,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从国内生产总值使用看,最终消费占据比例最大,其次是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为正,说明出口大于进口,数值在不断增大。本期间内,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逐年捉高,表明我国消费的相对地位在连续捉高。0.050.10.10.1750.40.30.0250.10.1本期内,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呈小幅波动。5、解:aif=—(z;j=1,2,3);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为:Xj作业二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收入分配过程的某木内容及核算的账户组成答:收入分配是一个由众多收支组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分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两个阶段。收入初次分配阶段自增加值的分配开始,产生各种与生产冇关的生产流量,包括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财产收入,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这些内容编成“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收入再分配以收入初次分配结果为基础,主耍记录各种由经常性转移后形成的分配流戢,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可 支配收入以及调整后可支配收入。这些内容构成了“收入再分配账户”和“实物收入分配账户”的内容。2、解释收入分配账户中“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之间的关系:答:收入形成分配是直接与生产过程相联系的收入分配,分配的起点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记录的是那些宜接与生产过程相联系的分配流彊,包括交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支付给政府的牛•产税,以及各机构部门作为生产单位所占有的营业盈余。因此,收入形成帐户从功能上说反映的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要素构成,由此反映了劳动者、政府和机构单位木身二者之间的最初分配关系,对整个分配格局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原始收入分配是收入形成分配的继续,其初始流量就是由收入形成账户转來的营业盈余(或混合收入)。记录的内容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各部门作为收入接受者从收入形成帐户支付中所获取的生产性收入: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通过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3、网上下载资料。4、试依据资木账户的平衡项(净贷出或净借入)与金融账户的平衡项(净金融投资或净金融负债)Z间的关系,说明金融账户在经济交易流鼠核算中所处的位胃答:金融账户与资本账户密切联系,资本账户的平衡项与金融账户的平衡项,如果不存在统计谋差,二者是和等的,只是记录方向相反。金融账户解释了各机构部门在非金融交易中形成的资金盈余之去向和资金短缺Z来源,是使所有经济交易账户得以终结的账户。二、计算题:1、解:营业盈余二増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680-256-(85-6)=345(亿元)原始收入总额二营业盈余+财产净收入=345+38-42=341(亿元)可支配总收入二原始收入卜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341+0-(43+7»3)=288(亿元)有关收入分配帐户如下:收入形成帐户(亿元)使用来源劳动者报酬256总增加值680生产税净额79总营业盈余345合计680合计680原始收入分配帐户(亿元)使用来源财产收入42总营业盈余345原始收入341财产收入38合计383合计383收入再分配帐户(亿元)使用來源经常转移支出53原始收入345可支配支出288经常转移支出0合计341合计341 2、(1)根抓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完成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岀情况表。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单位:元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2271.84590.88388.68430.08626.04902.28624.36195.84(2)解释并计算相关指标: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消费率恩格尔系数解答:(1)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为:2271.84+590.88+388.68+430.08+626.04+902.28+624.36+195.84=6030(元)(2)消费率为: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6030/7703=78.28%(3)恩格尔系数为:人均食品支出/人均消费性支出二2271.84/6030二37.7%3、解:•・•某国与国外未发生资木转移・•・国内各部门资本转移收入之和二国内各部门资本转移支出之和89+企业机构部门转移收入+368二562+455+375企业机构部门资本转移收入=562+455+375-89-368=480(亿元)4、解:(1)居民储蓄额二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6800-4950=1850(亿元)(2)居民净金融投资额二居民储蓄+资木转移收入净额-实物投资=1850+0-800=1050(亿元)(3)居尺的金融负债二居民金融资产■居民净金融投资二(860+350+280)・1050=440(亿元)(4)居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使用来源最终消费4950可支配总收入6800总储蓄185()合计6800合计6800资木帐户使用来源资本形成总额800总储蓄1850其他非金融资产处置0资本转移收入净额0资金余缺1050合计185()合计185()金融帐户使用来源存款860金融负债440股票和债券350资金余缺1050保险金准备280合计1490合计14905、解:资产负债和净值非金融资产2420负债160现金和存款1980长期贷款I960证券760商业信负债和净值用600其他金融资产720其他负债400净值2760合计5880合计58806、国民财产=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对外金融负债) 二有形资产+非金融无形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净额=4000+400+320-360=4360(亿元)期中测验参考答案1〜3题答案如表: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国外净要素收入(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200089468.1-1214.17059.0200197314.8・1586.97624.92(X)2105192.3-12578189.22003117390.2•6499084.02004136875.9-291.610529.94、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国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等于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这些增加值在进行分配时,要分配给不同的劳动者和投资者以及管理者,其中一部分可能分配给非常住单位;同样,非常住单位创造的价值也可能分配给常住单位,互有进出。所以,国民收入就是考虑这种互有交叉的分配结果,形成少国内生产总值冇差异又冇联系的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的初次分配总收入之和就等于国民总收入。5、国民总收入二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6、2000-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X=^==115-360/0年份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增加值比重(%)增加值比重(%)200089468」14628.216.3544935.350.2229904-633.42200197314.815411.815.8448750.050.1033153.034.062002105192.316117.315.3252980.250.3436074.834.342003117390.216928.114.4261274.152.2039188.033.382004136875.920768」15.1772387.252.8943720.631.94从上表计算可以看出,2000〜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及各产业増加值结构呈平稳发展势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略有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略有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呈小幅震荡、平稳发展。作业3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答: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帐户的主耍联系为:(1)二者关于国外和对外交易的定义、范围、核算原则的规定具有一致性。(2)在核算层次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与国外帐户中货物与劳务对外帐户、原始收入和经常转移对外帐户基本对应,资本和金融项H与对外积累帐户中资本帐户、金融帐户也是基本对应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少国外帐户的差别主要表现为:(1)国际收支平衡表立足国内编制;国外帐户立足国外编制。(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当期交易流量的计录,并不反映对外经济存量的多少,而国外帐户却包括对外资产负债存量的帐户。(3)关于分类的羞别。对金融项目,国外帐户以金融手段的种类作为分类基础,国际收支平衡表则以功能为主要分类基础。(4)核算冃的与分析功能不同。2、答:(1)复式计帐原则。(2)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计价原则。(3)以所有权转移为标准的记录时间原贝鸚(4)所冇的计帐一般要折合为同一货币。(5)国际收支平衡表小每个项目的贷方减去借方,就是相应项目的差额。3、答:人口核算包括三部分内容:(1)人口总量统计。包括常住人口统计和现有人口统计。(2)人口变动统计。包括人口口然变动统计和人口机械变动统计。(3)人口构成统计。包括人口性别与年龄构成统计、人口经济构成统计、人口地区构成统计和人口社会构成统计等。劳动力核算包括以下内容:(1)社会劳动力资源和构成数量统计。(2)社会劳动者数量和构成统计。(3)社会劳动力变动统计。 4、答: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是国名经济核算体系的巫要内容Z-,主要用來反映国民经济循环过程或运行过程各个方面及整体的价格水平变化,不仅要把国民经济个方面活动的物价变化反映出来,而R还要按照国尺经济循环过程,使各方而的物价指数连成系统,自成体系。目前主要是采用紧缩发来编制,采用这种犯法一般有两项基础工作:一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现价数据,它直接來自国民经济核算的结果;二是基本单位物价指数的调查及编制。而一般的价格制度护士通过现行价格与过去价格的比较來表现价格水平的具体变化。无论从反映的内涵还是编制方法上看,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都比一般的价榕指数要广泛、复杂、重要。。二、计算题1、解:(1)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冲间消耗=100-60=40(万元)货物和服务帐户单位:万元来源使用总产出100中间消耗60进口5最终消费32货物3居民消费26服务2政府消费6资本形成3出口10货物7服务3总供给105总需求105(2)国民总收入二国内生产总值+來自国外要素净收入=40+(S-7+3-2)=42(万元)国民可支配收入二国民净收入+來口国外经常转移收入净额=(42-3)+(3-2)=40(万元)国氓总储蓄二国民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支出=40-32=8(万元)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单位:万元來源使用最终消费支出32国民可支配总收入40国民总储蓄8固定资木消耗3固定资本消耗3国民可支配净收入37国民储蓄净额5合计40合计40(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收支差额=(10-5)+(8-7)+(3-2)=7(力元)货物与服务对外帐户单位:万元来源使用货物与服务出口10货物与服务进口5货物出口7货物进口3服务出口3服务进口2货物与服务对外交易差额-5合计5il'5分析:该地区的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呈现顺差。其中,货物与服务、原始收入、经常转移项目均呈现顺差。货物与服务呈现顺差,说明出口商品与服务人于进口;原始收入和经常转移收入呈现顺差,说明从国外获得较多的劳动报酬、生产税、财产收入等。2、解:(1)方法一:国内生产总值=20000+(21000-16000)+12800+9260=47060(亿元)国民总收入-47060-60M7000(亿元)国尺净收入=47000-12800=34200(亿元)方法二:国内生产总值=36000+11000+(1440-1380)=47060(亿元)国民总收入=47060-60=47000(亿元) 国民净收入=47000-12800=34200(亿元)(2)、总储蒂二50000-36000=14000(亿元)净金融投资二金融资产增加-金融负债增加=11000-30=10970(亿元)3、解:(1)国内生产总值=8553-3775=4778(亿元)(2)国民经济流量帐户体系(单位:亿元)货物和服务帐户使用来源总产出8553中间消耗3775进口1093最终产品使用5871最终消费3858总资本形成889同定资本形成总额905固定成木形成净额316固定资本消耗589库存增加-16出口1124总供给9646总需求9646生产帐户使用来源中间消耗3775总产出8553国内生产总值4778固定资本消耗589国内生产净值4189生产支出总额8553生产总额8553作业四综合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B2、D3、A4、D5、D6>D7、D8、B9、A10、A11、D12、B13、A14、B15、A二、多项选择题:1、ACDE2、ABCE3、BCD4、CDE5、ABCE6、AC7、ABCDE三、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X。国尺经济核算是以现期市场价格作为计价原则的,市场价格的主要形式有要素价格、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是要索价格;基木价格是根据要索价格利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确定的价格形式。2、Vo国民经济生产核算的是市场原则。该原则强调:凡是为市场交换目的所组织的生产活动,而不论英 产出在市场上销售,还是口用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3、X。第II彖限主要反映的是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包括消费、投资、出口的结构和最终产品的产业部门结构,而第I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使投入产出表的核心。4、X。房屋租金支付属于居民消费支出,而居民购买住房支出属于投资。5、X。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即交易的两个组成部分都市金融性的,都涉及现冇金融资产所冇权的转移,金融资产或负债的产生和消失。所以住户用存款购买债券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而劳动者从企业获取货币工资则属于其他货币行交易,即交易只有一个方面市金融性的,另一个方面是肺经融性的。6、J。因为一国国民财产二该国非金融资产+对外非金融投资净额,而本题中“国外部门净值为-3200亿元”,表示该国向国外贷出资金3200亿元,则国民财产=15000+320=182()()亿元。1、解:直接消耗系数=X..72V兀「0.050」0」直接消耗系数矩阵0.1750.40.30.0250.10.12>解:(1)123)四、计算题:使用来源中间消耗1320总产出3000国内生产总值1680合计3000合计3000牛产帐户单位: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总产出冲间消耗=3000-1320=1680(亿元)收入形成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劳动报酬800国内生产总值1680生产税净额100总营业盈余780合计1680合计1680总营业盈余二国内生产总值•劳动报酬•生产税总额=1680-800-100=780(亿元)原始收入分配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财产收入国民总收入142776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780138合计918合计918国民总收入二总营业盈余+(应收财产收入•应付财产收入)=780+(138-142)=918(亿元)收入再分配帐户单位:亿元使用來源经常转移支出475社会保险金17捐款8国民总收入776经常转移收入() 所得税450国民可支配总收入301合计776合计776国民可支配收入二国民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776+(0-475)=301(亿元)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最终消费支出0国民可支配总收入301国民储蓄总额301合计301合计301国民储蓄总额二国民町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支111=301-0=301(亿元)资本帐户单位:亿元使用來源总资木形成350国民储蓄总额301固定资本形成总额330资本转移收入净额5存货增加20贵重物品0资金余缺-56合计306合计306资金余缺二国民储蓄总额+资本转移收入净额■总资本形成=301+5-350-56(亿元)(2)该非金融部门资木帐户中资金余缺为・56亿元,表明本部门资金短缺,可以通过金融市场举债融资。(3)储蓄率二储善总额/可支配总收入=301/301=100%投资率二非金融投资总额/可支配收入总额=350/301=116.28%3、解:(1)资本形成总额二周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变化+贵重物品净获得=530.1+(17.6-32)+0=800.1万元(2)资本帐户单位:万元使用來源资本形成总额800」总储蓄801固定资本形成总额814.5固定资本消耗(一)530」库存变化-14.4净储蓄270.9贵重物品净获得0应收资木转移81.9固定资木消耗(一)530」应付资木转移84.6土地及其他非生产资产净购买0净贷出(+)/净借入(-)-1.8合计1328.4合计1328.4综合练习(二)一、单项选择题:1、C2、B3、A4、D5、A6、C7、C8、C9、D10、D11、A12、B13、B14、A15、B16、A二、多项选择题:1.ABCD2.CD3、BC4.ABC5>CDE6、ABC7>CDE三.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X。国民经济生产核算的是市场原则。该原则强调:凡是为市场交换H的所组织的生产活动,而不论其产出在市 场上销售,还是口用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2、X。中间消耗于固定资产消耗的拱形在于都市货物和服务价值向产出的转移,但两者有较人的区别。中间消耗通常是一次投入到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有形物质产品,而固定资产是在生产过程中被反复使用的货物,其价值逐渐转移到产出屮。因此,在企业部门的生产过程屮,原材料很明显属于中间消耗,大型工具如机床等属于固定资产,而小型工具属于中间消耗。3、Vo投入产出表中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主要是通过第I象限反映的,所以第I象限是核心部分,该说法是正确的。从投入产出表的结构看,第II象限的主栏与第I彖限相同,而宾栏所列示的是最终产品或使用。4、"。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是直接与生产相关的要素收入流量,主要包摇劳动报酬、生产税、财产收入、营业盈余等流量。该题中的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属于财产收入,故属于初次分配核算的范畴。5、X。根据生产资产和菲生产资产的定义和各自所包括的内容,原始森林属于自然资产而非生产资产;围海造ITI是生产活动的产出结果,是对口然资产的改善,属于生产资产。6、X。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在一国的经济领土内是否具有经济利益中心。常住机构单位指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非常驻机构单-位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不具有经济利益中心单-位。四、计算题:1、解:(1)非金融企业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二总营业收入+应收财产收入•应付财产收入=(4462&72・17844.76・9728.46)+2282.72-6517.38=12820.39亿元原始收入分配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财产收入国民总收入6517.8312820.39营业收入财产收入17055.52282.72合计19338.22合计19338.22(2)非金融企业部门可支配总收入二原始收入净额+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12820.39+321.8-2861.33=10280.86亿元收入再分配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经常转移支出2861.33国民可支配总收入10280.86合计13142.19合计13142.19(3)非金融部门总储蓄二国民可支配总收入=10280.86亿元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最终消费支出国民总储蓄010280.86国民可支配总收入10280.86合计10280.86合计10280-86(4)非金融企业部门净金融投资二国民可支配收入净额+资本转移收入-资本转移支出=10280.86+2127.99-2145&47=9()49.62亿元资本形成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资木形成总额资金余缺21458.47-9049.62国民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净额10280.862127.99合计12408.85合计12408.852、解:(1)国内生产总值二总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14000+5600+2400-2000=20000亿元屮间消耗=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28000-20000=8000亿元 营业盈余二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消耗+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 总产出28000最终消费14000中间消耗(-)8000居民消费11800营业盈余8100公共消费2200固定资木消耗2800资木形成总额5600生产税净额700固定资木形成总额5040劳动者报酬8400固定资本消耗2800固定资本消耗净额2240库存增加360贵垂物品净获得200净出口40011}口2400进口2000合计20000合计20000单位:亿元使用來源=20000-(2800+8400+840-140)=8100亿元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帐八(2)3>解:(1)资本形成总额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贵重物品净获得=980+370+0=1350亿元资木转移收入净额二资本转移收入-资本转移支出=45-9=36亿元资金余缺二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形成总额=960+36-1350=-354亿元(2)资木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资木形成总额1350总储蓄960固定资本形成总额980资本收入净额36存货增加370资木转移收入45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0资本转移支岀9资金余缺-354合计996合计996(3)该部门的储蓄率二总储蓄何支配总收入二960/960=100%该部门的投资率=非金融投资总额/可支配收入总额=1350/960=140.625%木部门储蓄率为100%,并旦有存货,由此判断本部门是非金融企业部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