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理解性默写整理

2013理解性默写整理

ID:32651021

大小:66.57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14

2013理解性默写整理_第1页
2013理解性默写整理_第2页
2013理解性默写整理_第3页
2013理解性默写整理_第4页
2013理解性默写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理解性默写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二语文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填空2013.3.17(一)《曹刿论战》:1、体现鲁国与齐国的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的语句是:02、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o3、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4、《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5、《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6、“取信于民”的事是:7、《曹刿论战》屮表明鲁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人民的拥护上的句子是:8、曹刿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理由是:。9、“忠之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

2、什么?10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语句是:11、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12、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屮提出追击敌兵的时机是:13、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14、为什么要等齐人三鼓而进军?15、《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16、“故克之”的原因是什么?17、“故逐Z”的条件是什么?18、证明曹刿判断正确的一句是?19、鲁庄公“肉食者鄙”的具体表现是:战前不知如何准备,战中不知如何指挥,战后不知以何取胜。(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2、文章能够揭示忧乐与国家

3、兴亡关系的句子是:3、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4、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是: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的益处的句子是:6、由孟子的人才观引出的治国的观点是:7、作者针对国君提出的论断是:8、文中指出,一个人要担负重任,成就大业,必须经受怎样的一帑磨练: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10、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11、第二段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在生活上经受麟练的句子:「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

4、能。12、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其屮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13、笫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这六位人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排比;增强语气气势,引出下文议论;都出身卑微,登上历史舞台前都饱经忧患,在历经困苦Z后成就了事业。16、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主要论证了作者的什么观点?举例论证;人要有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牛活、思想、行为等力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17、用文中的话回答,“生于忧患”中的“忧患”指怎样的境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5、其身,行拂乱其所为。1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人”指什么人?像第一段中名贤一样的成大业者。19、第二段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那几个方面经受磨练?“苦其心志”指方面的磨练;“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指方面的磨练;“行拂乱其所为”指方面的磨练。20、第三段从哪几个角度论证困境激发斗志的道理?先从的角度,论证“生于忧患”;然后通过写往往因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而灭亡作论证。21、本文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从全文看,其议论的重心放在哪一句上?22、“死于安乐”告

6、诉人们的道理可以用一个什么成语來表示?23、“法家、拂士、敌国”对国君有哪些影响?由此你认为要想使国家强大,应从哪两个方面努力?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占敢谏的I:[子,国军就会胡作非为,使国家走向衰弱;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兀;一方而要重用执法公止、一心为国的各类人才,一方面耍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富国强民,加快发展。(三)《论语》三则1、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02、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3、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4、全国中学生夏令营

7、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远道而來的朋友,我们欢迎大家來到美丽的大连。”5、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6、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7、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句子是:(四)《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1、描绘桃花林屮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2、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3、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5、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6、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7、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

8、平的语句是:8、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9、桃花源中人來桃花源的原因:(五)《陋室铭》唐刘禹锡1、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2、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3、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4、写日常生活的句子是: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Z雅的句子是:6、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7、文小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8、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