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农产品国际贸易论文范文-浅论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产品国际贸易论文范文:浅论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论文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论文摘要: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理由。在新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理由,并积极采取应对之策,方能推动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词:农产品;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一、我国农产品贸易口前状况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整个进出口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口从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迅速发展,但自2007年,农产品国际市场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世界粮食供求偏紧,粮食库存不断下降以及粮食价格总体持续上涨。1.大米小麦等主要粮食净出口
2、O近年來世界粮食市场供求偏紧,一些主要粮食出口国采取某些限制粮食出口措施,进一步加剧了粮食供求紧张状况。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主要粮食仍然保持净出口,特别是大米、小麦和玉米,这表明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供给立足于国内生产,从而化解了世界粮食供求偏紧所带來的贸易压力。2•大豆和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巨大。大豆和食用植物油进口数量继续增长,大豆进口突破3000万吨,进口食用植物油898万吨。第二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资料显示,2006-2007年度,我国大豆油进口量和消费量分别达到240万吨和863万吨,均跃居世界第一。我国豆油、棕櫚油和菜籽油的进口量全部位列世界第一,这三大食用植物油进口总量
3、占全球贸易量的18%,其中豆油进口量占全球豆油贸易总量的24%o3•农产品进出口额继续较快增长。自2007年以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农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均连续第8年增长,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已达775.9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3.1%,并创造出历史新记录。4.农产品进出口逆差明显增大。近几年,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已经成为常态。2005年和2006年农产品进出口逆差减小,但是2007年农产品进出口逆差又明显增加,逆差达到43.5亿美元。农产品贸易逆差值出现波动并有增加趋势,这既相关反映出国内资源和农业生产方面的理由,同时也表明在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市场
4、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应对国际局势并及时地进行调控的难度越来越人。5•优势农产品出口继续较快增长。水果、蔬菜和水产品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农产品出口大类品种。虽然畜产品对外贸易仍为净进口,但是畜产品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口额达40.5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1.05%。6.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迅速攀升。产品价格迅速上涨是国内外市场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2007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涨幅为112%,人豆价格涨幅为75.1%,玉米价格涨幅为47.3%o商务部公布的“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统计报告”显示,2007年1-11月农产品进口同比价格指数(派氏)为124.6,
5、农产品出口同比价格指数(派氏)为105.9,这显示了国际粮价对国内市场的拉动作用。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的理由1.产品行业组织化程度低,严重影响农产品的出口秩序。我国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方式广泛存在,大部分农产品未建立行业协会,在与国外强大的竞争对手如规模化的大农场、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等的较量中,无组织优势。由于缺乏行业内的组织和协调,不能形成统一的价格i致对外,岀口企业自律性差,在对外报价时竞相压价,恶性竞争,严重影响农产品的出口秩序。2.国内支持政策不完善和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双重因素,加大了农产品贸易的压力。我国农产品出口具有小批量、多品种、以中小企业生产
6、为主的特点,这决定了我国农产品岀口成本高,利益驱动不足,企业缺乏创立品牌、开拓市场的动力和积极性。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农产品贸易推动方面的公共服务,加强对农产品出口的支持。我国政府对农产品支持政策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没有出台针对农产品出口的推动措施,而我国岀口信贷主要是推动高科技成套设备机电类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发达国农业政策做出调整,如美国2002年5月出台《新农业法》,联邦政府单方面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从2002年开始10年间向农业提供高达1900亿美元的财政拨款,同时扩大补贴范围,把以前很少得到补贴的水果、蔬菜、畜牧业也纳入补贴行列中。欧盟也对共同农业政策《2000年
7、议程》进行中期审议,调整农业补贴政策,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环境,目的之一是加强绿色壁垒,以增大国外进口的难度。1.农产品品质差,技术含量低,难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是我国农产品一直以來存在的理由。我国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价格优势,质量理由与国际市场的耍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我国果品产量居世界第一而出口比重却很小,主要是由于大量的中下等果,外观严重参差不齐,这与国际市场普遍要求的色泽大小整齐划一的标准相距甚远。如我国东部地区人部分出口蔬菜基本是引进日本种苗栽培,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晶种和技术,日本从2004年4月开始实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