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孕妇健康教育对降低难产率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孕妇健康教育对降低难产率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初孕妇健康教育对降低难产率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愿意接受此实验的初孕妇实施健康教育,以常规围生检查的100例作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产时心理反应。结果实验组产程时间、难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培训及健康教育对照组的初孕妇只在普通门诊做常规围生检查,一般1次/月,至妊娠晚期每周检查1次,待有分娩先兆时收住入院。实验组的初孕妇完全按照国家爱婴医院的要求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具体措施:妊娠>28周的初孕妇每周由亲属陪同在孕妇学
2、校接受健康教育。为实施孕妇学校培训,制订了授课计划,将授课时间、授课内容编成课程表,发放到每一位来本院产前检查的孕妇及家属手中,让她们做好按时听课准备。授课内容:孕期营养卫生知识、胎儿自我监护方法、临床分娩知识的讲解、围生期准备(精神、心理及物质上做充分的准备)以及母乳喂养的好处、方法和技巧、新生儿护理、产褥期护理。采用多媒体教学、图片形象讲解、模型演示、有奖问答、现场互动等授课形式,并设问卷调查、课后咨询进行反馈,保证授课效果,针对不足再重复教育,直至达到教育目标。当初产妇临产时收入住院,实施全程陪伴助产责任制,在此期
3、间,护理人员除严密观察孕妇的动态变化外,还认真做好初产妇个性化心理护理,了解她们的情绪状态以及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孕妇及家属临产知识、分娩的认知行为进行健康教育,使初产妇对分娩过程有全方位的认知和行为承受理念,消除产妇的紧张心理,使产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为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起重要作用[2]。1.2.2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引导初产妇自行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3],对两组初产妇产前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SAS标准分>50分表明有焦虑状态,SDS>50分表明有
4、抑郁状态[4]。分别记录两组初产妇的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并进行比较。1.3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28周的孕妇及其家属定期在孕妇学校进行正确及时的健康教育,如有关分娩知识讲解及心理辅导,使其了解分娩的机制,以便于其尽早适应新的角色及住院环境,帮助她们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初产妇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应激能力,积极应对各种不良刺激,从而减少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6]。3.2生产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孕妇在产前过分紧张、恐惧、焦虑、抑
5、郁,是她们在没有医学指征的情况下自愿选择剖宫产的一个重要原因[7]。经过产前健康教育的初孕妇对分娩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对分娩也不会产生恐惧。本院为消除产妇的紧张心理,在产房播放一些产妇喜欢或舒缓的背景音乐,音量适可,帮助产妇分散注意力,使其放松心情,对接受过健康教育的产妇确实能减轻产痛、缓解疲劳,促使其自然分娩[8]。3.3陪产者参加孕期宣教的好处陪产者如果接受了必要的陪伴分娩知识培训,了解分娩过程及宫缩性阵痛的性质及规律,可防止陪产时惊慌、手足无措,且还能安抚产妇,保持其情绪稳定,适应分娩环境,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
6、耗,从而保证了有效分娩,促使产程顺利进展,缩短产程时间,减轻产妇的痛苦。3.4助产人员扮好双重角色助产人员除密切观察产程进展、胎心变化、处理分娩外,还可根据医源性因素、心理因素、经济因素、受教育程度等采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模式[9],使她们接受分娩知识教育、饮食、活动、心理护理及拉玛泽分娩法训练等产前健康教育,提高初产妇及家属对分娩的认知水平,消除其不良情绪,增强自然分娩应对的自信心,让整个产程在充满亲情和关爱的氛围中进行,使其顺利完成分娩过程,其中,顺产率由45%提高到60%、剖宫产率由55%降低到40%,明显降低了难产
7、率。[参考文献][1]宫本英,王玉玲•实施孕妇教育降低难产率[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8):482-483.[2]陆键华.个性化心理护理手段对200例自然分娩初产孕妇的影响探讨[J].中外医疗,2013,(3):165.[3]彭明惠•舒适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9):110-111.[4]崔慧娟,徐宏宁•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情绪状态及分娩结局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104.[5]翟晓珍,郑淑萍•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探讨
8、[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01-102.[6]刘叶红,高静.心理干预对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138-139.[7]王爱华,刘丽,王蕊•无指征剖宫产孕妇的心理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929-930.[8]熊莉华,窦娜,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