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谈中庸实践思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word版下载

中庸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谈中庸实践思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word版下载

ID:32633433

大小:60.1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3

中庸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谈中庸实践思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word版下载_第1页
中庸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谈中庸实践思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word版下载_第2页
中庸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谈中庸实践思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word版下载_第3页
中庸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谈中庸实践思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word版下载_第4页
中庸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谈中庸实践思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word版下载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庸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谈中庸实践思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word版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庸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谈中庸实践思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word版下载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庸实践思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中庸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摘要:中庸实践思维具有“率性”、“慎独”、“修道”、“至诚”等丰富的教育意涵,本质上是基于“屮和”原则,借助“诚”之动力,釆用“执其两端”的策略,将天所赋予的“人性”之德尽量发挥,帮助道徳实践主体到达“成己成物”的“致中和”境界。针对当代大学存活在的心理健康理由,提出中庸实践思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作用:通过“率性修

2、道”,激发潜存天赋;经“尊德性而道问学”,提高自身修养;由“择善而固执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至诚无息”,追求自我实现。关键词:中庸实践思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诚;慎独1671-1610(2013)01-0103-04“中庸”是中国儒家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且被视为“至德”。随着历史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并渐成体系。“中庸”,始见于《论语》,可溯源于殷周时期“尚中”思想[1]。“中庸”思想博大精深,任何诠释角度均可自成体系。从哲学本体论高度来看,“屮庸”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是儒家思想的道德论和策

3、略论[2]。若视“中庸”为人的最高道德原则,则“中庸”是一种内在的人格要求[3]。近年来,随着木土心理学的发展,“中庸”的研究逐渐从哲学理论分析层面拓展到对操作性的实证研究层面[4],并延伸到心理与行为学研究领域,成为研究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一个切入点。本文将中庸定义在思维层次,而非道徳的层次,旨在从中庸实践思维视角研究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由。一、中庸实践思维本质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思维方式作为个体处理信息和感知周围世界的一种思维习惯或理解和解释现象及理由的架构,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元认知”模式[5]。

4、《中庸》作为一套“元认知”的“实践思维体系”,通过对人、事、物的感知以及“中”的认知,最终达成一种和谐的状态。简言乙中庸实践思维的本质是基于“屮和”原则,借助“诚”Z动力,通过“执其两端”的策略,将天所赋予的“人性”之德如“知、仁、勇”等尽量发挥,帮助道徳实践主体到达“成己、成物”的“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致中和”境界。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中庸的原则——中和。“中”,是指公平中正、恰当适度,不走极端;“和”,则是指保持整体的和谐。“中和”二字包含着实践的大本以及实践的追求方向,因而是发扬本性,进行道德修养的基木原则。《

5、中庸》中提到,实践“中庸”必须以“中和”为原则,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遵循中庸,能坚守“中和”之道,时时保持“和”及“屮立”的态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中立而不倚”、“不变”。“中庸”以“中和”的道德实践原则来实现道德的理想境界,先自觉“性”之“中”的状态,而后将此“中”的状态在具体生活中发挥到“中节”的“中和”。“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掌握“中庸”之道,使性、情处于“中和”的境界就能坚守善道而不丧失。反之,则会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离开人伦道德而陷于邪恶。第二,实践中庸的冃标——致中和。《中庸》中“致中和,天地位

6、焉,万物育焉”描述的即为实践“屮庸”的理想境界[6]。“致中和”是指道德主体将天所赋予的人之所以为人的本然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呈现出來,使得实践主体的内在世界与外在具体世界相互契合,从而达到“尽其性”的自我实现与人、事、物实现的理想境界,这就是实践“中庸”的最终冃标。以“致中和”来代表实践道德的理想境界,而其理想境界的具体表现乃是“屮庸”。“屮庸”实践目标的“致中和”是一切万物由各尽其性而达到的“成己成物”及“可与天地参”的…种彼此互相调和的境界。第三,实践中庸的动力——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7、,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7]天道最伟大的德行是使万物生生不息,天地万物顺此天道的原则而运转,任何事物不能违背此法则存活发展,此天道即为“诚”。于物而言,“诚”是指万物之本然,是万物在其展开中呈现其“所是”;于人而言,“诚”即“应其所是”,也即通常所说的使人更像人,趋于完善。《屮庸》主张“诚”,认为“至诚无息”,“诚”者能“成己成物”,“诚则明”。“诚”,人或物所具有的本质,真实无妄、诚信不欺,天具有此本质,使得天地万物都能存在;人“知、仁、勇”才能促使自己不断追求自我实现并成全人事物,同时完全自觉人性所具有的

8、德性,达成“明”的状态。因此,实践“中庸”的动力是“诚”,无“诚”则不能实践“中庸”。第四,实践中庸的途径——执其两端。《中庸》既是世界观,又是策略论。在道徳领域中,中庸体现为道德实践、道德修养的原则和策略。“极高明而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