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怠心理学论文范文-试论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关系中心理资本意义的路径模型论文

倦怠心理学论文范文-试论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关系中心理资本意义的路径模型论文

ID:32631303

大小:55.1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3

倦怠心理学论文范文-试论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关系中心理资本意义的路径模型论文_第1页
倦怠心理学论文范文-试论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关系中心理资本意义的路径模型论文_第2页
倦怠心理学论文范文-试论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关系中心理资本意义的路径模型论文_第3页
倦怠心理学论文范文-试论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关系中心理资本意义的路径模型论文_第4页
倦怠心理学论文范文-试论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关系中心理资本意义的路径模型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倦怠心理学论文范文-试论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关系中心理资本意义的路径模型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倦怠心理学论文范文:试论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关系中心理资本意义的路径模型论文摘要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主观负荷问卷、工作倦怠量表以及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天津市某企业的231名员工进行了调查,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等策略考察了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的关系及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工作压力源和主观负荷对工作倦怠均有显箸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主观负荷对工作倦怠的预测力更高;(2)工作压力源和主观负荷与工作倦怠中情绪衰竭和消极疏离的相关较高,但与低成就感儿乎没有相关性;(3)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及其各维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4)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工作压力和心理资

2、本能够解释工作倦怠76%的变异。关键词工作压力,工作倦怠,心理资本,中介作用。分类号B8491.刖g工作压力(jobstress)是指与工作相关的各种不良刺激及其所引发的负性体验和相应的心理、生理反应(凌文銓,方俐洛,黄红,2004)o在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代社会,员工在组织和工作中面对的压力也H益增大。工作压力会引发焦虑、抑郁、不满、离职等消极情绪和行为,降低员工的绩效和满意度(石林,2003)o如果个体不能有效应对,持续的工作压力还可能导致工作倦怠,其典型症状包括情绪衰竭、消极疏离和低成就感等(Maslaeh,Schaufeli,&kitcr,2001;李永鑫,张阔,20

3、07)。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己经证实,工作压力是引起工作倦怠的重要理由。例如,Moore(2000)和Kim(2008)等人的研究表明,工作负荷、角色模糊等工作压力源对工作倦怠和离职倾向有重要影响;曹静(2005)针对管理人员的研究发现,工作压力是工作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当前,很多研究者倾向于从工作需求、资源和制约的角度解释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的机制,主要的理论有工作要求一制约模型(Karasek,1979)>工作要求一资源模型(Demerouti,Nachreiner,&Bakker,2001;Demerouti,&Bakker,2007)^0资源保存理论(Hobfol1,2001)o这些

4、理论认为,个体工作情境中面对的挑战性任务和其他各种困难是个体的工作压力源,需要个体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加以应对,并持续不断的进行身体和心理上的努力和付出。如果个体资源有限、应对困难,就会感受到较高的压力,处于应激状态,而身心资源的持续消耗会导致倦怠和耗竭。Nahrgang,Morgeson和Hofman(2010)等人对203个独立研究样本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元分析,证实知识、自主性和支持性环境等工作资源与工作投人有正向关联,与工作倦怠有负向关联。美国管理学家Luthans认为,积极心理资本(positivepsychologicalcapital,简称心理资本)是对个体和组织均具有重要作用的

5、资源。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它包含自我效能、乐观、韧性和希望等四种核心成分(Luthans,2004,2007)。Luthans等认为,心理资本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一样重要,是组织和个体的重要资源,心理资本的各个成分不仅对工作绩效和满意度有积极的影响,而且还会相互推动,以协同方式发挥作用。Luthans等关于心理资本重要性的认识已经被很多研究所证实。例如,Luthans和Avolio等人的研究发现,员工的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有推动作用(Lutharts,Avolio,&Walumbwa,2005;Luthans,Avey,Avolio,&Pete

6、rson,2010);Larson和Luthans的研究发现,员工的心理资本对他们的工作态度有积极影响,心理资本与组织中的犬儒主义、反生产行为和离职倾向有负相关(Larson,&Luthans,2006;Avey,Luthans,&Youssef,2010);一些基于我国本土样本和测量量表的研究也有相似的结果(仲理峰,2007;柯江林,孙健敏,李永瑞,2009)o近期的一项汇总了51个独立样本的元分析发现,高水平的心理资本会导致员工积极的态度、行为利绩效(Avey,Reichard,Luthans,&Mhatre,2011)o从资源理论的视角来看,作为个体重要资源的心理资本,当然也是其

7、应对工作压力的重要资源。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考察了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等压力反应的影响。例如,Avey,Luthans和Jensen(2009)的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可以降低员工的应激反应和离职率。吴伟炯等人基于本土量表的研究发现,人际型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吴伟炯,刘毅,路红,谢雪贤,2012)。然而,基于整体压力模型同时考察心理资本与工作压力源和工作倦怠的关系,进而探讨心理资本作用机制的研究依然十分缺乏。赵简和张西超(2010)曾开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