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例交叉配血患者次侧凝集的分析

216例交叉配血患者次侧凝集的分析

ID:32625404

大小:58.4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3

216例交叉配血患者次侧凝集的分析_第1页
216例交叉配血患者次侧凝集的分析_第2页
216例交叉配血患者次侧凝集的分析_第3页
216例交叉配血患者次侧凝集的分析_第4页
216例交叉配血患者次侧凝集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16例交叉配血患者次侧凝集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16例交叉配血患者次侧凝集的分析韩亚势(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116031)【摘要】目的通过对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传染病患者的临床输血交叉配血次侧凝集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850例临床输血的患者中,216例次侧出现凝集的EDTA抗凝血样用微柱凝胶法分别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试验、肓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自身对照试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16例患者抗筛结果为抗筛细胞I、II、III均为阴性,交叉配血结果为主侧阴性,次侧阳性均为1+〜2+的凝集,

2、其自身对照试验为1+〜2+的凝集,且凝集强度均大于或等于次侧的凝集强度,其肓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1+〜2+的凝集,且凝集强度均大于或等于次侧的凝集强度。结论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同时应做抗体筛查与自身对照试验,在抗体筛查阴性的情况下,如果次测凝集强度不大于自身对照时,可以不做吸收放散试验,安全放心的输血'临床输血无输血不良反应。【关键词】交叉配血次侧凝集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微柱凝胶法【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8-0058-02血型鉴定、抗体

3、筛查、交叉配血是输血前的三大常规实验,微柱凝胶法作为输血检测新方法因其高度灵敏性及准确性[1.2],大大降低了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牛,近年来逐渐被国内外输血科普遍使用[3]。但交叉配血中次侧出现凝集反应的阳性率也显著增加,导致交叉配血不合,配血困难,影响临床急救用血。现就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850例输血患者中交叉配血主侧相合,次侧阳性的216例患者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850例输血患者中的216例次侧阳性患者

4、。其中男150例,女66例。1.2方法1.2.1仪器普通离心机及美国强生提供的OrthoBioVue离心机和孵育器。1.2.2试剂ABO/Rh正反定型血型卡、抗人球蛋白(IgG,C3b/C3d)检测卡及低离子强度盐溶液(BLISS液)由美国强生提供,ABO血型反定型用红细胞及抗体筛选红细胞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1.2.3检测方法对输血患者用OrthoBioVue卡常规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选择同型的供血标本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及自身对照试验,对交叉配血中主侧无凝集,次侧有凝集的216

5、例患者加做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DAT)o1结果2.1216例交叉配血次侧凝集结果216例患者抗筛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交叉配血主侧阴性,次侧凝集强度为1+〜2+,其自身对照试验凝集强度为1+〜2+,且自身对照凝集强度均大于或等于次侧的凝集强度,其DAT凝集强度为1+〜2+,且DAT的凝集强度均大于或等于次侧的凝集强度。2.2216例交叉配血次侧凝集患者的疾病分布肝硬化199例,占92.1%;肝癌8例,3.7%;艾滋病5例,占2.3%;疟疾2例,占0.9%;乙型肝炎1例,占0.5%;戊型肝炎1例,占0

6、.5%。2讨论216例交叉配血次侧凝集患者的DAT均有凝集现象,说明虑者的红细胞为致敏状态。216例患者中肝硬化病人199例,占绝大多数,其次侧凝集的原因可能为肝硬化病人由于门静脉压力增高,脾功能亢进[4],所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亢进,使病人产生抗体的频率及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较正常人升高⑸,导致血浆中的蛋白质(包括临、补体)非特异性地吸附在红细胞表面,使得患者的红细胞被致敏,导致在交叉配血过程中红细胞与OrthoBioVue配血卡中试剂含有的抗IgG及C3d溶液相互作用[6],发生非特异性凝集反

7、应,导致自身对照试验阳性,DAT阳性,交叉配血次侧凝集。本文8例肝癌患者,其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接受放疗、化疗及反复大量多次输血后,肿瘤患者本身引起机体进行性的免疫功能抑制,发生输入患者血液中的IgG与其体内的血型物质结合,或者患者本身的IgG与输入的血型物质结合,从而形成免疫复合物,当机体未能及吋清除此种免疫复合物,并且免疫复合物携带补体,这种补体可与红细胞上的补体受体结合⑺,免疫复合物在血液中持续循环,导致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及在交叉配血时出现次侧凝集⑻。本文5例艾滋病患者,由于

8、艾滋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复合物升高及免疫球蛋白升高,出现自身抗体,如产生抗淋巴细胞抗体、抗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等⑼;而抗体的性质是影响免疫复合物的根本因素,IgG、lgM型抗体复合物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C3d;同吋抗体与抗原亲和力也影响免疫复合物的性质,总体上,亲和力低的抗体更容易形成分子小的免疫复合物[10]o由于HIV病毒严重破坏患者的免疫系统,导致其自身抗体在质与量上发生改变,形成小分子低亲和力的IgG、IgA、C3d、IgM类抗体[11],这些抗体非特异性的吸附在红细胞的表面与Orth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