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16410
大小:72.8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3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本专题重难点突破教学案苏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本专题重难点突破知识整合深化提升专题突破一、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则金属性就越强。(1)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判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如Zn排在Cu的前而,则金属性:Zn>Cuo(3)根据金屈单质与水或者与酸(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或反应的剧烈)程度。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则金属性就越强。如加与盐酸反应比Fe与盐酸反应更
2、易置换出氢气,则金属性:Zn>Feo(4)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就越强。如碱性Na0H>Mg(0H)2,则金属性:Na沁(5)—般情况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对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弱。如还原性Na〉Mg,则金属性:Na>.fg,氧化性:NaXMg2+o(6)置换反应:如Zn+Cu2+^Zn2++Cu,则金屈性:Zn>Cu。特别提醒①一般来说,在氧化还原反应屮,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或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或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则元素的金属
3、性就越强。故一般来说,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方法与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判断方法是相一致的。②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是比较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失去电子的多少。如Na易失去1个电子,而Mg易失去2个电子,但Na的金属性更强。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本质:原子越易得电子,则非金属性就越强。(1)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判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⑵非金属元素单质与出化合的难易程度: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如F2与比在黑暗屮就可反应,与出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
4、则非金属性:F>Bro(3)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屈性越强。如稳定性:HF>IIC1,则非金屈性:F>Clo(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对应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如酸性:HC104>HBr04,则非金属性:Cl>Bro(5)—般情况下,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如氧化性Cl2>Br2,则非金属性:Cl>Bro(6)置换反应:如Cl2+2Br_=2Cr+Br2,则非金属性:Cl>Br。(7)根据与同一种金屈反应,生成化合物中金屈元素的化合价的高低进行判
5、断。例如:Cu+C12^:CuC12.2Cu+S^=Cu2S,即得非金属性:Cl>So【例1】工业上制取冰晶石(NM1&)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A1(OH):1+12HF+3Na2C03=2Na:iAlFfi+3C02t+9H-0反应物中有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邻,下列能判断它们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C.原子达稳定结构得到电子的多少D.单质与同浓度酸发牛反应的快慢解析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邻的是0和F元素。依据比0和HF的稳定性可以比较0和F元索的非金属性强弱。0和F都没有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
6、物,02和F2均不与酸反应,得电子的多少不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B、C、D项错谋。答案A【例2】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性质比较:①甲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比乙元素的低;②甲元素的单质能氧化乙元素的阴离子;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乙的强;④与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的数目比乙多;⑤甲元素的单质比乙元素的单质容易与氢气化合。上述能够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A.①②⑤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甲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比乙元素的低,无法确定甲、乙的得电子能力,故①错误;甲元素的单质能氧化乙元素的阴离子,则甲得电子的能力强,甲的非金屈性比乙的强,故②正确;甲的最高
7、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乙的强,则甲的非金属性比乙的强,故③正确;与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的数目比乙多,由得电子数目的多少不能确定得电子的难易程度,故④错误;甲元素的单质比乙元素的单质容易与氢气化合,则甲得电子能力强,所以④正确。故选C。答案c二、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及规律影响微粒半径大小的因素有:①电子层数的多少;②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的大小;③核外电子数的多少。1.原子⑴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如:r(Na)>r(Mg)>r(Al)>r(Si)>r(P)>r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