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烈传世家训观后感3篇.doc.doc

王尔烈传世家训观后感3篇.doc.doc

ID:32614783

大小:28.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3

王尔烈传世家训观后感3篇.doc.doc_第1页
王尔烈传世家训观后感3篇.doc.doc_第2页
王尔烈传世家训观后感3篇.doc.doc_第3页
王尔烈传世家训观后感3篇.doc.doc_第4页
王尔烈传世家训观后感3篇.doc.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尔烈传世家训观后感3篇.doc.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王尔烈传世家训观后感3篇(一)王尔烈家族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世代一直秉承着“谨言慎行、宽厚忍让、抱诚守真、廉而不刿”的门风。先后有30多人考取了进士功名,多人入仕为官。王尔烈从小就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和严格的家庭伦理教育。他的祖父王天禄精通儒史与医道,不仅以妙手仁心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更以儒家文化传统教育子孙后代。父亲王缙学识渊博,酷爱读书,历来遵循“训士有道,虑事有方”,讲求“尽孝于家,尽敬于师,尽忠于上,尽诚于事”。良好的家风使王尔烈养成了淳朴笃静的禀赋,铸就了纯正廉明的品格,为其清正的一生打下了深刻的思想烙印。王尔烈同样重视家教,他为治学之道所作的《学道篇》也用来教育子孙勤

2、勉学习。“学道者譬如游山,必上绝顶……是故智仁合一,然后君子之学成”,告诫后代不仅要重视学识,还要注重道德,要求“智”和“仁”二者合一并进,这样才算学有所成。王尔烈临终前还给儿孙留下了这样的家训:“耕田为本,读书为上;居官莫狂,为民莫惘;本事吃粮,筋力求裳;豆腐家长,不可奸商。”要求后人,无论耕田、读书、居官、为民,都不能气馁,也不能张狂,要凭本事吃饭,靠筋力所得,不可巧取豪夺,毋占他人便宜。处事者以亏己为尚,交友者以憨重为先,教子者以严厉为本,度日者以勤俭为宗。时至今日,这些名言仍在关东土地上广为传颂。2016王尔烈传世家训观后感(二)假如在东北地区评选清代本土文化名人,辽阳的王尔烈肯定名

3、列其中。王尔烈是乾隆年间进士,最高官职也只做到大理寺少卿,他既不是身居宰辅的重臣,也不是权重一方的封疆大吏,《清史稿》也没有他的传记。但是,王尔烈在东北却受到传奇式的尊敬。他被视为东北文人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关东第一才子”,与全国一流才俊比肩。王尔烈能获此殊荣,原因多多,择其要者有三。第一,在科举考试中,他创造了东北的第一与唯一。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恩科殿试中,王尔烈拿到二甲第一名。一甲只有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第一名也有名目,叫传胪,这四位,再加上殿试之前全国会试的第一名会元,统称为“科举首选”。从顺治初到光绪末,每三年一次的“正科”,加上不定期的“恩科”,清朝共开科

4、112场,产生状元、榜眼、探花、传胪和会元各112名,总计“首选”560名。而整个东北地区,王尔烈是进入“首选”名单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位。第二,王尔烈确实才华横溢。王尔烈曾被朝廷任命为“纂修官”,参与编纂《四库全书》。编纂《四库全书》是乾隆钦定的“国家工程”,“总纂修官”是大名鼎鼎的纪晓岚,几十位纂修官皆为“鸿才硕学”之士。纂修官也叫“分纂官”,负责校阅一定范围内的图书,对图书文字、内容进行校正、增删,决定弃取,还要“撮举大凡,条举得失,评骘精审”,写出“提要”。这是编纂工程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此外,王尔烈还“工诗文,善书法”。他的诗文集有《瑶峰集》两卷。王尔烈的诗文不乏江南名士的华丽

5、与新巧,更多几分北方才子的奔放与宏阔。他的书法作品超凡飘逸,落拓不羁,为时人所重。第三,为官一世,两袖清风。王尔烈从走上仕途到古稀致仕,岗位屡更。但不管在中央还是在地方,不管职掌司法还是管理茶汤,他都秉持祖辈家训,“尽忠于上,尽诚于事”,“抱诚守真,廉而不刿”,严格自律,不贪渎,不谄媚,不慕荣利,生前连一部诗稿都没刻过。为官数十载,回乡时还是“几亩薄田,一望春风一望雨;数间草房,半仓农器半仓书”。王尔烈的渊博学识和为官操守赢得一片赞誉。2016王尔烈传世家训观后感(三)王尔烈,字君武,号瑶峰。别名仲方。清乾隆、嘉庆年间辽阳县贾家堡子(今兰家乡风水沟村)人。今辽宁省辽阳市人。少承家训,性行纯静

6、,笃于孝友。尤工书法,为辽城第一书法家。由乾隆癸酉拔贡、辛卯进士、廷试二甲一名授编修。累迁内阁侍读。嘉庆元年预千叟宴,四年以大理寺少卿致仕,掌沈阳书院。六年,卒。王尔烈生平的传说多于其史料的记载,很多民间轶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是,当翻阅史料典籍的时候却发现里面存在太多的不可知。同时,王尔烈存世的著作也仅仅只有同乡后学金毓黻所编撰的《瑶峰集》传世。本文将结合史料,对王尔烈的两个轶事进行考证。(一)、老主同场少主师民间轶事,“老主同场”,王尔烈进京参加廷试,乾隆帝由于事先在王尔烈不知晓身份的时候便与其在御花园相遇,有感于其才学,决定帮他一把,同时也弥补下辽东少文人秀士的现状。便在考试当天与王

7、尔烈一同下科场,并冒王尔烈之名。但,令乾隆帝没有想到的是最后进入前两名的竟是乾隆帝和王尔烈的试卷。当大学士刘统勋将两张试卷递交圣上决议的时候。最后有感于多方便的考虑,决定本科自传胪之上,不予具名。所以前三名没有了,王尔烈的二甲第一同样为第一名。但是有关王尔烈参加辛卯年考试的史料记载如下:《辽阳县志》载:乾隆二甲一名,授编修。《奉天通志・选举》载: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黄轩榜:王尔烈:二甲一名,奉天府辽阳州人,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