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12954
大小:31.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3
《气对中国传统美学审美方式的影响.doc.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气对中国传统美学审美方式的影响气对中国传统美学审美方式的影响第一节气与仰观俯察,远观近察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指出:“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哲学。”[2](p253)“中国思想之思维方式为并联思考”[2](p253)这里的“有机”“并联”,道出了气以“整体关联、矛盾和谐”的思维方式来把握世界的特点。气的“整体关联”,就是:一谓气无边无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rdq
2、uo;(《管子•心术上》)二谓气大化流行:“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管子•内业》)“气化流行,生生不息。”(《孟子字义疏证•天道》)三谓气贯通虚实:“通天下一气耳”(《庄子•天下》),“天地之气,贯穿金石土木,曾无留碍”(《梦溪笔谈》卷二十六),“虚空即气”(《张子正蒙•太和》),“气充满太虚,亦无间隙”(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四谓
3、气涵盖一切:“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同上)。气的这种整体观,视气为一个生生不息的连续过程,强调了气的存在和变化的连续性和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强调主客体双方的互动互补。气是一个整体,更是一个“矛盾和谐”的整体。气分阴阳、阴阳二气妙合变化而成万物。阴阳二气是既消长又配合,既对立又统一。这种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对整个民族精神的生长、产生了天长地久的影响。气的这种整体观推广到外在的对象上去,就构成了中国传统的“整体关联”思维
4、方式的基本出发点,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气的这种“整体关联”,“矛盾和谐”的思维方式也必将影响中国人的审美方式。中国人在审美观照方式上采取仰观俯察,远近往还的散点游目,在进行纵深观赏时,则讲究品味、体悟。气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周易•系辞下》云:古包牺氏(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伏羲观照天地万物的方式——成为中国审美观照的典型方式。中国的画家、诗人们“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5、,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他们“步步移”、“面面看”,“仰山巅、窥山后,望远山。”(郭熙《林泉高致》)体验着“白云回望后,青蔼入看无。”(王维)的情趣,陶醉于“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苏轼),“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张宣)的幽远意境。由外在山水自然之游目之后,转向心灵的漫游:“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俯
6、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目既往还,心亦吐纳”(刘勰)等等。总之,中国人在游目游心中把握整个宇宙生命大化的节奏。中国人的审美观照之所以要仰观俯察,远近游目,是因为宇宙天地间,气的聚散、升降、妙合、交感、激荡是永无止息的。正是由于气的聚散、升降妙合交感激荡才形成了“气化流行,生生不已”这一时时处处充满生机活力的宇宙生命图景。而审美不仅仅是为了耳目身体之乐,还在于通过仰观俯察,远望近察去观照充满生机的宇宙生命图景,去把握大化流行的天地之道和生命节奏;“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rdquo
7、;,去体悟“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宇宙精神。所以在气的宇宙中,要真正体认一事物,必须联系到与之相关的事物,游目察之,整体把握。《管子•心术下》说:“内聚以为源,泉之不竭,表里遂通;泉之不涸,四肢坚固。能令用之,被服四圄。是故圣人一言解之:‘上察于天,下察于地。’”意思是说,对人而言,气的聚集是生命的源泉。泉源不枯竭,表里才能通达;泉源不干涸,四肢才能强健。气充实人身,可广溢天地。因此,圣人对生命之气的把握,须“上下察于天地”。中国人正是在仰观俯察远眺近看中
8、体味到生命的节奏,宇宙的节奏。“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