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考试重点.doc

地基处理考试重点.doc

ID:32607997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3

地基处理考试重点.doc_第1页
地基处理考试重点.doc_第2页
地基处理考试重点.doc_第3页
地基处理考试重点.doc_第4页
地基处理考试重点.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基处理考试重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基处理一、换填法1、概念:当软弱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满足不了建筑物的要求时,而软弱土层的厚度又不是很大时,将基础底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的部分或全部挖去,然后分层换填强度较大的砂(碎)石、素土、灰土、高炉干渣、粉煤灰或其他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等材料,并在(夯、振)实质要求的密实度为止,这种地基处理的方法称为换填法。2、适用范围: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及暗沟、暗塘等的浅层处理。3、压实机理:选择一个“最有含水率”,结合水膜够厚,减小了引力,土粒在相同压实条件下更容易移动而挤密。4、垫层的作用:提高地基承载力;

2、减少沉降量和湿陷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5、垫层施工的压实方法及适用范围:机械碾压法适用于非饱和性黏性土;重锤夯实法适用于稍湿的黏性土;平板振动法适用于无黏性土。二、强夯和强夯置换(夯击点的布置图。看书)1、适用范围: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饿粉土与软—流塑的黏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2、强夯机理:(重点)1)动力密实非饱和土气相被挤出2)动力固结破坏原有结构液化3)动力置换整式和桩式3、夯击点布置与间距

3、、遍数1)对一般建筑物,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到2/3.并不宜小于3m。2)单位夯击能:总夯击能(锤重×落居×总夯击数)/加固面积3)最佳夯击能:最有利于加固,使地基土液化4、夯击间歇时间1)砂性土:2-4分钟2)黏性土:2-4周5、质量检验:强夯:1)碎石土、砂土7-14d2)粉土、黏性土14-28d强夯置换:28d三、碎(砂)石桩法1、概念: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碎石或砂挤压入已成孔中,形成大直径的碎(砂)石所构成的密实桩体。2、振冲法适用范围:砂土、粉土、粉质黏土、素填土、杂填土

4、对松散砂土3、加固原理:挤密作用、排水减压作用、砂基预震效应、4、主要目的:提高地基土承载力、减少变形和增强抗液化性对黏性土5、加固原理:置换6、(重点)不论对疏松砂性土或软弱黏性土,碎(砂)石桩的加固作用有:挤密、置换、排水、垫层和加筋作用五种。7、加固深度原则:1)当相对硬层的埋藏深度不大时,应按响度硬层埋藏深度确定;2)当相对硬层的埋藏深度较大时,对按变形控制的工程,加固深度应满足碎石桩或砂桩复合地基变形不超过建筑物地基容许变形值并满足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的要求;3)对按稳定性控制的工程,加固深度应不小于最危险滑动面以下2m的深度;

5、4)在可液化地基中,加固深度应按要求的抗震处理深度确定;5)桩长不宜短于4m、8、设计注意事项:1)当黏性土颗粒含量大于20%的砂性土,因为会影响挤密效果,因此,对包括碎(砂)石桩在内的平均地基强度,必须另行估计。2)——由于成桩挤密时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在黏土夹层内不可能很快地消散,因此,对细砂层内有薄黏土夹层时,在确定标贯击数时应考虑“时间效应”,一般要求有一个月时间再进行测试。3)碎(砂)石桩施工时,在表层1~2m内,由于周围土所受的约束小,有时不可能做到充分的挤密,而需用其他表层压实的方法进行再处理。9、(重点)破坏形式:鼓出、

6、刺入、剪切10、质量检验:黏性土:3-4周粉土:2-3周重点振冲法1、施工方法1)振冲器提出孔口,倒入1m填料,放下振密2)不提出孔口,提开1m,倒料,振密3)边提边倒料黏土,不宜连续加料;砂土,可连续加料2、操作要求1)振冲挤密留振时间:振冲器在地基中某一深度处停下振动的时间2)振冲置换“少吃多餐”式加料“先护壁,后制桩”3、质量控制:1)填料量、2)密实电流、3)留振时间(粉性土注意1、3;软黏性土注意2)四、石灰桩1、适用范围:饱和黏性土、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杂填土2、施工工艺:1)块灰灌入法(石灰桩)2)粉灰灌入法(石灰柱

7、)3、加固机理:1)桩间土(成孔挤密;膨胀挤密;脱水挤密;胶凝作用)2)桩身3)复合地基4、质量检验:桩身质量;桩周土;复合地基五、土(或灰土)桩1、概念:土(或灰土)桩是利用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挤土成孔,通过挤压作用,是地基土得到“加密”,然后在孔中分层填土素土(或灰土)后夯实而成土桩(或灰土桩)2、适用范围:处理深度5-15m,地下水位以下,含水量14-23%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及其他非饱和黏性土、粉土等。1)消除湿陷性:土桩2)提高承载力、水稳性:灰土桩、双灰桩加固机理:挤密作用;灰土性质作用;桩体作用1、质量

8、检验:桩孔质量、桩间土挤密效果、桩孔夯填质量、地基处理综合效果2、桩孔检验:直径、深度、垂直度六、水泥粉煤灰碎石桩1、概念:在碎石桩基础上加进一些石屑、粉煤灰和少量水泥,加水拌合制成的一种具有一定粘结强度的桩。2、优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