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浙江省高中证书会考历史试卷分析

2004年浙江省高中证书会考历史试卷分析

ID:32593473

大小:64.8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3

2004年浙江省高中证书会考历史试卷分析_第1页
2004年浙江省高中证书会考历史试卷分析_第2页
2004年浙江省高中证书会考历史试卷分析_第3页
2004年浙江省高中证书会考历史试卷分析_第4页
2004年浙江省高中证书会考历史试卷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4年浙江省高中证书会考历史试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浙江省2004年高中会考试卷分析历史2004年是高中证书历史会考实行半开卷的第二年。试卷依据《2004年浙江省高中历史会考标准》和现行高中历史教学大纲、高一年级历史教学的实际,充分体现水平考试的要求,在巩固2003年高中历史会考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发展完善。一、试卷特点1.试题设计冇创新试题设计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非选择题部分,这种创新使试卷变得牛:动、活泼,给考牛•创设了愉悦的测试环境。这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冇利于考生能力水平的正常发挥。其一是材料的内容有所创新。试题的材料内容多样化,有直观©动的图片材料,即孙中山的像;有

2、反映抗战时期的战斗性悲歌《松花江上》的歌词;有恩格斯、陈独秀、李鸿章等著名历史人物的言论等。这样的试题情境具有生动性,富有动感,为试卷注入了一股清新之风,从而有利考牛:能力水平的发挥。在试题中设置历史人物的画像、言论,使考牛•答卷的过程犹如同历史人物对话的过程,有利于考生的思维迅速集中到这些历史人物身上,进入历史的情境,从而激发考生的思维.试卷也在传递看一种信息,即命题的素材是多样化的,例如,图片、地图、表格等这些简洁而内涵丰富的信息载体,都是创设试题情境的良好素材。其二是材料的呈现方式有所创新。打破了材料阐释题与问答题的传统

3、界限,每道非选择题都以材料问答题的形式出现,突破了以往每道题集中呈现材料、集中提岀问题的命题方式,采用材料与问题间隔分布的命题方式。材料题最具学科特点,有利于能力的考查,但对于学习历史时间不长的考牛•来说难度较大。因此,相对于集中提供材料与问题的命题方式来说,材料与问题间隔分布的命题方式有利于减轻考生阅读材料的心理障碍,有利于考生迅速建立起问题与材料的联系,每则材料同时成了考⑴解决问题的支架与依据,实际上降低了试题的难度,也更符合考牛:的实际。其三是试题的布局有所创新。四道大题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着

4、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强盛和人民共同富裕。第31题的主题是“19世纪60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造船制炮的先进技术,开展了洋务运动”。第32题的主题是“孙中山先生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的民主革命探索”。第33题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成就”。三道题目祁紧紧围绕着两大历史任务而展开。第34题的主题是“恩格斯指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确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解放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5、。显然,该题成为了前面三道题的点睛之笔,成为四道非选择题的灵魂与统率。2.重视能力的考査全卷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了技能与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关注基础、重视能力、强调应用”的命题思想.下面举两例加以说明。重视历史材料处理能力的考査。要求考生能够正确阅读、分析历史材料,从中获取、整理仃效的历史信息,运用这些仃效涪息解决新情境下的新问题。在现代信息社会,这是每位公民必须具备的重要的能力。试卷从三个层次考查了历史材料的处理能力。第一层次是要求考生正确解释历史材料所涉及的重要的和关健的知识。第31题(1)问要求考牛•解释材料中曾

6、国藩所说的办洋务的目的。第31题(2)问要求考生写出四家企业名称说明“收回洋人夺去之利”的作用。这是整理历史材料、弄清历史材料基本面貌的基础能力。第二层次是要求考生从历史材料中合乎逻辑地推断出当事者的意图或目的,进一步考查考生认识历史材料的水平。第31题“(1)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的问题即是这类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第三层次是要求考生把握材料所反映出来的特点,从一个或多个角度组织历史知识,解决新情境下的新问题。第31题(3)问要求考牛:把握材料中“甲午战败”的时间特征与李鸿章关于洋务运动为“纸糊的老虎、虚有其表

7、”的反思,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洋务运动并未使屮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的结论,进而要求考生结合关于洋务运动的知识深入分析、得出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第33题(1)问婆求考生把握材料所提供的“东北”、“九一八!九一八!”、“东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遭遇”三条信息,结合关于九一八事变的知识,推断岀日本帝国丄义在1931年制造了侵略屮国的九一八事变,并进而深入地从“东北的地位”、“中国社会的主耍矛盾”两个角度分析这次事变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后果。并进一步组织分析概括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为抵抗日本帝国丄义对东北的侵略而采取的丄要

8、措施。第34题(2)问要求考生把握材料所提供的“陈独秀”、“德先生、赛先生”两条信息,结合关丁-新文化运动的知识来推断川陈独秀的这段话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并进一步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丄要内容。重视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分析综合能力是重要的历史学科能力,耍求考生运用逻辑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