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求乞者》赏析

鲁迅《求乞者》赏析

ID:32580674

大小:44.5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2

鲁迅《求乞者》赏析_第1页
鲁迅《求乞者》赏析_第2页
鲁迅《求乞者》赏析_第3页
鲁迅《求乞者》赏析_第4页
鲁迅《求乞者》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迅《求乞者》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求乞者》赏析[键入文档副标题]文学院12汉语言4班司桃学号:12110330302014年5月12日《求乞者》赏析求乞者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露在墙头的高树的枝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近于儿戏;我烦腻他这追着哀呼。我走路。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但是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我就憎恶他这手势。而且,他或者并不哑,这不过是一种求乞的法子。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

2、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我顺着倒败的泥墙走路,断砖叠在墙缺口,墙里面没有什么。微风起来,送秋寒穿透我的夹衣;四面都是灰土。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发声,用怎样声调?装哑,用怎样手势?……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我将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憎恶。……我至少将得到虚无。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灰土,灰土,……灰土……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这篇文章写于1924年9月24日,整篇文章篇幅虽然很短,但却给人们展现出了一个灰暗颓败的社会。在这不足500字的短文中,多次重复出现了“高墙”“灰土

3、”“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布施”等字句。在这里“高墙”:隔断人与人之间交往沟通的屏障,意在说明鲁迅先生对这种事物的憎恶,狠不得其马上坍塌!“灰土”:当时的社会腐化风气,一种肮脏的社会环境的指代。“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象征一种疏离的人际关系。用冷漠的行人来表达,此鲁迅高明之处!“布施”:是一种错误救世方式的借代,施舍于人却只能增添求乞人无知与贪婪,布施者在作者而言是一种愚善。给予世人的物质却拯救不了世人缺失的精神脊梁!“布施”和“求乞”:体现人与人的超乎简单的物质肉体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网,没有心灵的提携与骨气的支撑,也不存在精神的积极影响。鲁迅为何

4、不愿做一个受施者或布施者,这体现了他不认同拯救饥饿慌碌的肉体甚至自己饥饿慌碌的肉体也不愿别人的救助,是一种超越于物质与生存,追求精神解救的世界观!在这篇文章中,用一个冷色调的行路画面,通过画面的细节刻画,体现一种肮脏的社会和扭曲的灵魂。反复和象征借代不断运用,产生一种不断刺激灵魂的效果,深刻至极!这是鲁迅在经历了希望的瓦解后,重新回到一种荒凉的人际社会,失望让他憎恶那种在悲惨社会只为肉体行乞,忘却精神可耻的求乞者,他宁愿肉体的虚无,也不愿同流于世俗。鲁迅想象自己是个被剥夺了一切的乞丐,他耻辱于一切求乞姿势的虚伪,而宁可以沉默求乞虚无的真实,以此维护最后

5、的尊严。我相信《求乞者》和写作于同一天的《影的告别》一样,都是作者心中谱写多年的奏鸣曲。一个热爱平等自由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为谋生计混迹于官场十四年,阅遍钻营、冷眼和恶心,这期间的屈辱和自责,以及烦腻和憎恶,只有一样长期屈辱于谋生中的人方可体会。通过表达对求乞者的烦腻,疑心与憎恶的感受和如何求乞的思考,鲁迅还批判了一种虚假麻木的做戏人格和缺乏耻辱感与抗争精神的奴性人格。鲁迅认为中国人国民性的最大缺陷之一就是缺乏爱与诚。求乞者的虚假做戏,丧失尊严和痛感而将悲痛作为一种表演,一方面将缺乏为奴的自觉和反抗精神;同时,没有一种诚,缺乏对超越于现实功利之上的理

6、想的坚持,人们将很难有认真的努力,以及真正尊崇的信念和价值,一切以个人利害为转移,理想追求就都可能沦为一种工具和表演,这种麻木的灵魂和做戏的心态正足以消解人的耻辱感和认真的努力。这是中国缺少根本性变革的重要原因——没有超功利的原则和坚持,任何真正的变革都将不可能。因而对之采取一种烦腻,疑心与憎恶的态度。不过鲁迅对求乞者这种态度是否也是缺乏爱的表现呢?鲁迅何以无布施心?其实他自己也是求乞者!没有终极意义,缺乏爱的源泉,即使他想给出爱也不可能,每个人都需要爱,鲁迅亦不例外;联想到《过客》中“我”拒绝小女孩的爱与同情,希望有超然独往的冷酷心智去思考和战斗,不

7、在布施与求乞中被牵连而消弭掉行走意志和丧失行走能力,鲁迅的既不接受爱与同情又无布施心似乎又是一种自觉的选择。而与鲁迅对人的这种烦腻,疑心与憎恶的情绪态度相反,基督徒是一种爱感体验,基督教强调爱,怜悯给予而不是憎恶和冷漠,强调宽恕而不是复仇,处处与鲁迅相反,确实是救治鲁迅之弊乃至人类之病的药方。流着泪亲吻地球,爱直到受伤而仍然爱这个世界,没有基督信仰的鲁迅无法做到,或者说人靠自己的力量根本就无法做到。与《过客》中一样,鲁迅在这个荒诞的废墟世界中依然在不断地走路:一方面是为了生计的现实人生之路;另一方面是不断追求更高境界追寻自我存在的思想者的精神和灵魂的流

8、亡之路。鲁迅在这一篇中仍然采用了不断重复的修辞手法,这种手法有助于表现鲁迅极度强烈的感受体验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