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的男人和软弱的女人

软弱的男人和软弱的女人

ID:32576371

大小:46.0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2

软弱的男人和软弱的女人_第1页
软弱的男人和软弱的女人_第2页
软弱的男人和软弱的女人_第3页
资源描述:

《软弱的男人和软弱的女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十年级中文人文陈凯文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软弱的男人和软弱的女人——从鲁迅《伤逝》看中国平民阶层男性和女性的传统特征《伤逝》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里的一部小说,亦是鲁迅一生唯一的一篇讲述男女恋爱和婚姻的小说。婚姻自由和恋爱自由俱是五四时期青年人热烈追求的理想,同时也是青年知识分子脑海中将他们和封建遗老割袍断义的象征。在小说中,鲁迅刻画了数个典型的中国的男人和女人,用迥异于当时流行的结局——自主婚姻之后产生婚变的悲剧,批判了当时中国所谓“新爱情”无法脱离传统的两性观的现实。这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述,从“我”的角度观察人世间,并借助“我”的一段悲

2、惨的爱情经历批判近代中国下层知识分子的软弱和女性的不自强。这个主题随着小说的情节发展逐步延伸,又表达了鲁迅对社会的封建思想的强力批判。“四围是广大的空虚,还有死的寂静。死于无爱的人们的眼前的黑暗,我仿佛一一看见,还听得一切苦闷和绝望的挣扎的声音。”这句话无疑表现了近代中国国人的麻木,尤其是社会底层人民的麻木。“我”这个人物就是底层人民中间的一份子,只是因为学过外语、识得文字才在机关有一份抄写的工作维持生计。“我”又不仅仅是一个底层人民,还是个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这个身份和小说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就意味着和传统、和封建思想反抗。只不过是空谈,无论“我”如何“谈

3、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也好,“我”最终也没能逃离家庭专制、旧习惯、男女不平等的阴云。“我”这个人物在小说里代表了知识分子空谈的潮流,既是爱情悲剧的始作俑者又是受害者,表达了鲁迅对当时中国人爱情观、女权受压迫等现象的愤慨。子君是小说中的悲剧人物。她作为一介女流,为了爱情不惜和自己官宦之家的家族反面,与心爱的涓生私奔。鲁迅在刻画她形象的时候采用了一种迂回的手法。最早的对子君的描写体现出她的天真、崇尚自由的天性,“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句话掷地有声,让读者眼前一亮——好一个子君!好一个敢于追求自身

4、幸福、敢于和旧思想斗争的新女性!只不过更加出人意料的是这样的一个“新女性”竟然甘心做家庭主妇,养鸡、养狗、煮饭,这就让读者开始质疑子君的思想究竟进步到了什么地步。终于,“她的勇气都失掉了,只为着阿随悲愤,为着做饭出神”,子君的形象从一个朝气蓬勃的新女性变成了面黄肌瘦的家庭妇女。也未必是子君的形象真的有多少转变,只不过是把生命的重心从爱情转到生活中,下意识地把自己的身份从相濡以沫的爱人转变为相夫教子的妻子,这就不免落入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模式。子君是内在与外在矛盾的载体。她的外表显得崇尚自由、敢于追求自身幸福,但是内心却仍然是传统女性的心理,相夫

5、教子、维持家庭。这样一来,子君就成了“我”思想上的拖累。“她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而对于这空虚却并未自觉。”子君缺乏一个独立的性格,只是懂得依靠丈夫,小说中亦有多次重复描写子君的怯懦的眼神。正如“我”所想,子君“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并不懂得怎么样和丈夫一同维持爱情和婚姻。子君的悲剧源于不彻底的思想改革,源于在中国女性心中扎根已久的男女不平等的思想;而这种思想的症结则是封建的三从四德的思想给女性留下的不如男子的思维定式,也造就了子君这样外表坚强,内心软弱的女性。《伤逝》这部小说用写实主义的手法,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把近代中国下

6、层社会男性和女性的性格弱点表达得淋漓尽致。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及其教育背景决定了这类小知识分子的性格:软弱和传统。这样的性格造成了涓生和子君两人在价值观念上的冲突。终于,涓生不满子君的软弱和对他的依赖,与子君分手,使得子君被封建思想的代言人——自身的官宦世家处死,而涓生本人也就只得郁郁度日。这部小说体现出思想彻底改革的迫切性,同时披露出中国知识分子的懦弱和女性意识中根深蒂固的三从四德的封建家庭观。十年级中文人文陈凯文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而且,令人痛心不已的是鲁迅在几十年前揭示的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到现在都仍然时不时地出现,甚至,悲观地说,仍然是不少妇女的精神

7、面貌的现状。这种矛盾可以被如是概括:恋爱自由是一回事,但是自由恋爱带来的自由婚姻却仍然不能够自主。妇女们仍然不自知地依靠丈夫生活。丈夫结婚之前要有房、有车;婚前签署财产协定等实际上都是这种软弱的个性的体现——这都是妇女们为了家庭和睦而“捶着一个人的衣角”的行为。当然,值得庆幸的则是这种现象在社会中越来越少,相应地妇女们也同样开始承担维持家庭的责任。尽管如此,《伤逝》这部小说中揭示的乃是一个民族性的广泛存在的问题,这也就需要几代人将之铭记在心,同时尽力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才能说成是对三从四德的封建思想的胜利。十年级中文人文陈凯文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8、资料来源:《伤逝》,鲁迅,天涯在线书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