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74476
大小:47.9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2
《论社会舆论与司法公正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社会舆论与司法公正【摘要】社会舆论是一定社会群体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共同意见和看法,即社会舆论监督,它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近年来,“媒体审判”、“舆论审判”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舆论和司法看似对立其实是统一的,因为它们都为保障社会正义;但舆论与司法的关系又是复杂和微妙的,很多案件刚发生,社会舆论就积极介入。如现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的、、、、、、、、等等,社会舆论一次次的将司法部门推上风口浪尖;另一方面,舆论又左右着司法机关的审判结果,如广州“许霆案”,从初审被判无期到重审改判五年
2、,两次判决的天壤之别,不能不说是在网络舆论巨大压力下的结果。对司法公正而言,社会舆论的介入究竟产生了怎样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是本文将探讨的问题。【关键词】社会舆论舆论监督司法公正【正文】古语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它本是用来形容人民和君主的关系,而在现代社会中,舆论是人民的声音,君主是统治这个国家的政府,法治是他们的统治制度。这就是哲学矛盾的两个方面。一、社会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的促进作用。 社会舆论监督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而且,我国司法机关对待舆论监督的态度越来越开放开明。2
3、009年12月印发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第一条中就明确指出,人民法院应当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最高法院作为最高的司法机关,确立或肯定了司法报道、评论乃至一般新闻报道,新闻评论的基本标准,在观念和制度上都体现了一种进步。另外,舆论监督在扩大办案效果,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促进司法人员的廉洁自律,文明办案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今日中国,新闻媒体成为推动社会和谐,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健康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舆论的强大压力及公众
4、的密切关注下,司法机关会在每个案件上更加慎重,以引人注目的湖北邓玉娇案为例,正是由于广大媒体及无数网民的持续关注,我们才看到正义的曙光。如果没有媒体对这一个案的监督,“主人公”邓玉娇面临的可能就是另一番不同的境遇。因此,社会舆论监督确实是司法独立与公正的强大的助推器。 二、社会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的妨碍。 社会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的负面影响。舆论可以扭曲司法,使其改变程序,偏离合法的轨道。如杭州“胡斌案”,胡斌闹市飙车酿成血案的行为引起网民极大公愤,早在法院判决前,舆论已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5、”对其了作了宣判,以至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其三年有期徒刑”的判决结果出来时,网络舆论再次掀起大波,抨击法院量刑过轻、罪名不当的声音不绝于耳。这无疑对法院的独立审判权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另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倾向,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很多案件的当事人,为了使案件得到更快,更准确的处理,防止暗箱操作,往往会借助媒体舆论去造势,特别是网络。从中国的现状来看,借助舆论使案件得到关注重视并迅速成功解决的屡见不鲜。一旦新闻媒体介入司法,势必对执法者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影响到法官对案件的处理结果。舆论监督与
6、司法独立之间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而实际也表明,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两者的关系,不仅仅是各自为政或者非此即彼,而是共同推进法治进程不可或缺且相互支撑的重要力量。所以在法治推进的过程中,如何促进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通过立法规范新闻监督,使新闻监督法治化。首先,维护司法的权威性。维护法律与司法的权威,这是新闻媒体监督司法工作的基本准则。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要坚持客观、准确、公正的原则,从客观的角度,以还原事实真相的方式来进行报道,仅对事实上的客观性
7、的事件本身经过进行描述,对其是非曲直不进行任何评判。其次,要加强对舆论监督的检查与纠偏,除了新闻立法,还应从外部加强对新闻媒体报道活动的监督和制约。二、完善司法独立制度。我国的司法独立也正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我国司法独立运作行政化,司法权力地方化,行政干预司法现象严重。同时我国的司法独立还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的保障。完善司法独立,使司法独立真正的远离立法与行政的干涉,才能使公众更加信任司法,更加相信司法的公正性,从而保持司法的权威,减轻舆论对司法独立不利的一面,保证舆
8、论对司法独立的干扰较小到最少的地步。一、提高全民素质,尤其是记者的法律意识舆论是大众立场的评论,因此公民的素质,尤其是法律意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民以何种方式来宣泄其对于当前事件的看法。因此加大法务宣传,提高全民的法律知识,扩大司法独立的民意基础,清晰司法独立的专业要求是完全应该实行的一种方式。二、吸收国际立法,公约的先进经验。对于我国来说,目前尚无专门的法律制度用来规制舆论监督,因而适当借鉴一些国际经验,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参考文献[1]鲜鹏。互联网时代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