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67010
大小:56.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2
《浅谈元杂剧的历史剧的悲壮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元杂剧的历史剧的悲壮精神摘要:历史剧是元杂剧的主要构成部分。研究它十分必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历史剧的悲凉、壮美的文化内涵,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现实精神。用具体的例子证实悲剧心理的形成,从市井文人、历史传统、民间审美情趣谈论历史剧繁荣的原因;经过分析得出,补偿的需要是壮美产生的关键。最后结论,现实的精神是悲凉与壮美的依据。关键词:悲凉壮美现实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但是,这历史并不平静,而是喧嚣,曲折。罗贯中曾经形容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见,在这神州大地上,战争不少。据统计,乱多于治。久经乱战,便有统一的要求,却
2、不可能一劳永逸,接着走向分裂、斗争。这就是历史的规律。不断破坏又重建的现实模式,相对应地,民族心理容易沉淀双重的结构,畏惧乱世与渴望太平的悲壮心理结构。与其他乱世相比,如战国、魏晋、三国,在元代,大有不同。这涉及到民族之间的问题。元代的统治者为蒙古人,一个文明程度较中原文化低的游牧民族。他的铁蹄征服了神州大地,甚至创造了中国领土版图的奇迹。而汉人虽多,却受到外来的压迫、歧视。历史剧中就有很多反映的这种强弱对比,汉族所处的被动地位。最明显的是,马致远的《汉宫秋》,他根据汉元帝和王昭君的故事改编,在细节上的变动符合现实的
3、要求。汉元帝被塑造成一个唯唯诺诺、受人胁迫的弱者,失去一个大汉天子的尊严,不能保护心爱的妃子。事实上历史不是这样,存在一定的距离。他是金元时期宋王室真实的艺术写照.是社稷的象征。马致远在他的形象上倾注了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在民族的自尊心上留下的长久伤害。随着民族地位的下降,自尊心的受损,心理产生了消极悲观的情绪。历史剧中花较多笔墨刻画、渲染人物的悲凉心境。《梧桐雨》成功地展现了唐玄宗由一个为所欲为的帝王到“兵权在手,主弱臣强”,接着退位,孤守西宫。前后巨大的反差,烘托出唐明皇的最后的悲惨日子。剧中第四细腻地抒写了唐明皇
4、的内心世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其实,作家设身处地进入到唐明皇当时的处境,他的感受是马致远的换位体验的结果。同时,作家又能跳出历史,以一个清者的态度,结合现实的经验,做出评判。《梧桐雨》是一个正面的例子,那么侧面的是《赵氏孤儿》。它写了一个正义与邪恶作斗争,最终胜利的故事。但是换来胜利的是沉重的代价。程婴之子、公孙杵臼因此而牺牲。正因为他们做出决定的艰难,付出的巨大,产生了壮阔的影响,蕴涵着深厚的悲剧意味。从这些悲凉的历史剧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人们怎样的感受。“自123
5、4年蒙古灭金占领中原,并废除科举取士,直至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首次恢复御试,中原地区科举取士制度被废时间长达81年”①。加上恢复后的歧视政策,“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体系支离破碎,仕途之路寸步难行。广大士子空有兼济天下的才华和建功立业的雄心,而没有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机会,只好走向市井勾栏,成为“书会才人”,创作了大量的剧本。迫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宣泄内心郁闷,艺术创作是两全的办法。剧作得到很好的发展,尤其历史剧,其中的原因不能简单说成是中华民族有一个尊重历史的传统。这样理解并不全面。首先,我国有历史记录的源
6、头很遥远,历代也设立专门的部门从事史载,客观上丰富了史料。但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对于不利于统治的事件和现象,实行毁灭政策。不属于自由自觉的环境。其次,所谓民间的好史,也不是基于为后人研究作准备,他们多热中于故事情节,用于娱乐。故事包括正史通俗化、民间传说、稗官野史。这些材料的整理工作由文人来担当。因为中国向来尚文,科举制度下,几家欢喜几家愁,名落孙山的学子就是这项事业的后继人。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失落只存藏与心而不便张扬。在社会底层,客观上不容许认真的处世方式,否则不合俗流。因此,他们只好把对事业功名的渴望寄寓在古人
7、的身上,寻求精神自慰。历史剧侧重以情动人,而不是以理服人。剧中人物按照人们的需求塑造而不照搬史料,较多细节也是想象、推断的。所谓情,本人认为,是一种志趣、爱好,感性的东西,少受或不受理性支配。借助弗洛伊德的术语,它属于本能的层次。另一方面,它不指传统的抒情文学中的表现手法。即使元杂剧中不乏抒情表现手法。事实上,更倾向叙述,擅长故事情节。这个“情”更适合理解为人欲,人的美好愿望,对理想的向往等。情,就是历史剧繁荣的第三个原因。历史剧的形式符合他们的审美心理的情感需要。参考西方美学家布洛的“距离”说试做分析。元杂剧的艺术
8、趣味以俗为主。大众是不喜于观看把日常生活搬上舞台的演出,恰恰历史故事的异中有同就能激起观赏的兴趣,达到情感的共鸣。“有一点遥远的生疏,有一点异代的新奇,反而会增添特殊的美色。观众在看历史剧的时候,如果感受的直捷性与看现代剧一模一样,这并不是好事”②。选择历史题材而不是现实的,或许被认为是逃避现实的证明。实际上,这是一种审美倾向的要求,借助历史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