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60763
大小:615.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2
《感悟于丹老师的语言魅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感悟于丹老师的语言魅力 2011年5月17日对于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是一个激动的日子,沉寂了快一年的校园伴随着于丹教授的到来也沸腾了起来。 上午十时许同学们就把博学楼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起来眺首等待于丹教授的到来。大家激动,狂欢,等待着心灵被这位温文尔雅的老师洗礼。终于,嘈杂的人群又开始了新的骚动,我看见缓缓驶来的一排车队。同学们高呼:于丹来了。于丹老师下车后先进了五号教学楼休息,会谈,五分钟后,学校领导,保安人员,工作人员,还有盼望已久的于丹老师从五号楼走向博学楼。于丹老
2、师一路微笑,跟同学们示意打招呼,她说:同学们好。谢谢你们的热情。同学们蜂拥而入,安排在不同的教室,倾听于丹老师别样的讲座。然而对于我来说,给我更深刻印象的却是这场讲座带给我心灵和精神上的洗礼。 于丹老师说,我们就读的农业类学校,以“厚重、大气、包容”的农耕文化为背景,关注人类最原始,最本质的问题。鸟语花香的校园,闲淡雅儒的氛围,培养了我们尊重自然循环的价值观。 这堂讲座,她用经典文化揭示现实,用文化精髓教会我们成长。她把“儒”“道”“士”作为人生的坐标。而“儒”是讲求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道”则是个人与世界之关系。我们通常所说的人
3、际交往不就是个人与他人,与世界之间的相处吗?于丹老师用禅师的故事告诉我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强调了“眼前人。身边事。当下做。”如今的我们大多沉迷于虚幻的世界,在游戏中,在生活里,我们有时会很荣幸的被当做是“英雄”,而这个虚拟的英雄却逐渐的使我们失去了一种主观能动力。有时候我们宁愿窝在宿舍,宅在家里,却害怕出去跟人打招呼,害怕触碰那些虚伪的人际交往。所以,很多长辈会说:你们的能力在慢慢的下降。可是,于丹老师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不管怎样,不可以丧失的是一种“担待”。或许,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责任。有了这种担待,有了这份责任,我们便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洒脱。这就是所谓的“
4、能近取比,可谓仁之方也。” 于丹老师论《论语》,而《论语》从始至终都离不开一个“仁”字。在“仁”的世界里,有两个字足够使我们受益一辈子。那就是“恕”与“忠”。广博的中华文明,中心为忠。而“恕”讲究的是包容。包容不是一味的迁就,不是忍气吞声,他是主动的去换位思考。孔子告诉他的学生: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或许就是有宁告诉我的,谁对你好你对谁好吧。进己为忠,推己为恕。每个人的此刻都是你所有历史的总和。有时候,我们会因一个动作而喜欢上一个人,有时候我们会因一次感动而爱上一个人。但我们喜欢的、爱的难道就是你当时看见的那一瞬吗?当然不是的,站在此刻,你应当接纳他所
5、有的历史。 恋爱中的两个人,会吵,会闹,是因为一方总想把对方改造成他/她所喜欢的样子,这就是两个人分道扬镳的原因,其实,每当我们抱怨着两个人在一起有多少的不如意时,更多的我们应该想想当初接纳彼此的那一刻的心动,然后问问自己,你喜欢的是他或她的本身,还是喜欢你在他身上的影子。爱他,就应该接纳、包容他的一切。历史,现在,将来的一切。 对人要“恕”,对事要“忠”。人生在世,不就是再与“人”和“事”打交道吗?我们一贯被教育的“宽容”的良好品性,并不只是在事情发生以后才会表现出来。宽容,是在事情还没发生之前就培养好的。试问:一个小肚鸡肠,斤斤计较
6、的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怎么可以突然就变得宽容?我们向来只听说过“宽容”,无所谓“窄容”。放宽心,将心比心的去想每一件事情,当事情来临的时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措手不及。 于丹老师从人的一生讲下来,给了我颇多的感悟。《论语》中:“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用老师的话来说,从年十五到年三十期间,这是一个开灯认清事实的过程。十五岁之前,我们总感觉一路坦荡,有家人、师长的陪伴、呵护,成长显得那么顺利。然而,走进青春,就仿佛突然开启了一盏明亮的大灯,灯光刺眼,照的人眼睛生疼,前所未有的经历一下子都涌现在我们面前,让
7、我们不知如何去面对。于是,迷茫,无助,黯然失色。但这些终归是人生所必经的,路上,我们只要对自己走的路有一种判断就好。不要惧怕社会的黑暗,也不能因为世界艰难而不往外走。年轻的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胆识。许多学生面对如今就业困难的问题害怕毕业就等于失业所以就不敢想象前面的路。因而留下来继续考研,读博,老师问我们:如果博士后毕业了,你们还要读什么。没有机会我们要学会创造机会,机会永远亲睐有准备的人。到了三十岁,就是而立之年了,所谓“立”,“外立其身,内立其心。”经历的多了,就是一个身心强大的过程,这就叫成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