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56721
大小:58.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2
《家长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家长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现在的家长都热衷于把孩子送往名校,但王秋英(中学辅导老师)认为,在一个人的受教育经历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其实是父母,而非学校。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往往是学校无法给予的,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无法替代。“因为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设计师,学校能给孩子知识、技能、能力,而家庭为孩子提供人性、情感、自尊、自信、品位、视野、生涯规划等,这些比前者更能决定孩子将来是否成功。” 王秋英建议,父母要从小为孩子设计成长线路,让学校教育为家庭教育服务,同时不要让学校教育干扰了家庭教育
2、,不必过于计较考试时的几分之差。 家长该为孩子选择普通小学,还是重点小学?王秋英认为,普通小学学业压力相对轻,孩子会有充足的时间和,获取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做喜欢的事情,有更好的自我发展的机会。 她认为,做父母是最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在人的一生中,父母是最特殊最重要的身份,有人说要像做事业一样来做父母,但这远远不够,因为父母这个身份不像事业,既不能退休,又不能下岗,更不能替代。‘父母’是需要一生来学习的。” 做轻松的父母并不难 人的幸福感最本质的来源在于家庭,亲子关系是人生中最华美、最丰富的
3、内容,但做家长真难、做家长好累,成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感慨,王秋英称之为“普遍性的育儿焦虑”。 这是因为社会越来越多元与复杂,使孩子得到更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危险。“最明显的表现是,现在青少年的问题变化很快,花样很多。过去孩子的问题多为早恋、偶像崇拜、打架,现在则出现网络成瘾、手机依赖、赌球、性安全、恶搞玩具、网络婚姻等众多花样。这使得家庭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变得开放,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因此不断下降。” 再则,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问题。为时刻提防社会不良的影响,家长采取“堵”的方式,一回家
4、就检查电视、电脑是否,给孩子带上定位器、监控孩子的手机短信。另外还有“压”,升学压力是父母、孩子永远的痛,在“千万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一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在补课,拼成绩、拼名校,由此产生家长普遍的育儿焦虑。管多了怕孩子烦,管少了怕孩子走错路,真是难啊! “事实上,做一个轻松的父母并不特别难,关键要掌握家庭教育中几个重要的环节。”以下是王老师与孩子与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心得体会。 1,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好的教育。 王秋英认为,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好的教育。“一个重要的观点是
5、:不要做一个永远正确的妈妈。”她指出,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过于重视教育的正确性,而忽视了有效性,忽略了亲子关系的温暖与激励作用。“从小到大,我们给予孩子的教育都是‘正确’的,但有效吗?当我们说教的时候,孩子是否听进去了?还是把头扭到一边,或者以沉默抗拒?甚至把门关起来?要知道,一个永远正确的妈妈是非常可怕的,要使教育有效,最重要的是营造温暖的亲子关系。” 现在的父母与孩子普遍缺乏沟通,她注意到生活中的“关门现象”:“孩子回家就把门关上,关门其实是孩子的一个表情,表达的是‘别理我,我不愿意跟你说话’。因
6、此,孩子成了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虽天天见面,却不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 为什么关门?“因为在家庭的对话中,家长往往不是父母,而成了道德的评判者、喋喋不休的说教者、永远正确的建议者,这使家庭对话充满说服、威胁、控制与建议,其实它们都是沟通的绊脚石,阻碍了孩子表达内心感受,孩子会感到,家长的反应是对他们感受的不接纳,他们只好闭嘴、或为自己辩护、或充满愤怒。” 事实上,孩子在遇到问题、情绪出现困扰时,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教育家,而是能了解自己、关怀和包容自己的父母。如果孩子不愿意将在外面受到的困扰告诉
7、我们,最可能的原因是:我们曾在听过孩子的诉说之后,并没有表现出孩子所期待的接纳,孩子的心情得不到安抚,甚至会加深创伤。 “倾听与接纳更具有建设性和有效性,比教育更重要,因为倾听与接纳让孩子感觉到我是重要的、受尊重、有价值,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自己,因此获得成长。” 王老师举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例。女儿3岁时,着不愿意去,她怎么说服都没用,一天孩子又在幼儿园门口哭着不愿进,她也烦了,干脆蹲下来听孩子说话,孩子说幼儿园这不好那不好,说完之后,做了个让她非常惊讶的举动:“孩子把眼泪一抹,书包一背,跟我说妈
8、妈再见,我要进去了。其实孩子已经有了足够的理性,她所需要的只是倾听与接纳。” 2,洞察需求比看见问题更重要。 孩子出现各种状况时,家长很容易只看见孩子的问题,却看不见背后的需求,事实上,“问题行为”是孩子表达需求的另类方式,孩子借“问题行为”释放出被压抑的心理需求的一种方式。因此,出问题的永远是隐藏在表面背后的“需求”,而不是行为本身。 3岁的女孩跟妈妈说:“长大后我要跟石头结婚,生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对此,有的家长会说小小年纪怎么想这些,但王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