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54472
大小:89.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2
《大学语文b试题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学语文B试题五一、判断题,请根据判断在每题后选择“正确”或“不正确”(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曹操反映时代乱离和人民疾苦的诗歌被称为“汉末实录”。(√)P22.曹操现存诗二十四首。反映时代乱离和人民疾苦的,如《蒿里行》《苦寒行》《薤露行》等,被称为“汉末实录”。2、李白《将进酒》以描写梦中游历来张扬诗人的自我形象。(×)P67.劝酒诗。以劝酒来张扬诗人的自我形象。3、《一月哀思》的作者是雷抒雁。(×)P197.雷舒雁《小草在歌唱》,李瑛《一月的哀思》4、《还魂记》又名《牡丹亭》。(√)P149.《还魂记》即《牡
2、丹亭》,《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取材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5、贾谊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政论散文。(√)P28.贾谊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政论散文,《治安策》(又名《陈政事疏》)、《过秦论》《论积贮疏》为其代表作。6、王安石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提出了系统的文学主张。(×)P116.欧阳修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提出了系统的文学主张。7、汪曾祺只写短篇小说,从来不写长篇。(√)P263.汪曾祺只写短篇小说,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其小说注重风俗民情的表现,既不特别设计情节和冲突,也不着意塑造“典型人物”,他继承的是“京派作家”的风格
3、。8、世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P1269、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的编者是赵崇祚。( √)P9010、朱自清以美文的创作实绩,彻底打破了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说法。(√)P21411、苏轼诗歌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以文为诗”。(√)P62.苏轼是登上北宋诗坛顶峰的人物。其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以文为诗”,充分显示了宋诗成熟期的总体风貌。12、《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P175.《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作品491篇。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13、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P105.14、《
4、楚辞》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P4.《楚辞》开创了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15、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的成熟。(×)P161.唐代小说的主要形式是传奇,传奇在唐代的兴起和繁荣甚至被抬高到了与唐诗相提并论的地步,标志着文言短篇小说的成熟。16、清代苏州派的代表人物是李渔。(×)P142.清代苏州派的代表人物是李玉,代表作《一捧雪》《人兽关》《占花魁》和与人合撰的《清忠谱》。清代戏剧还有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文人派和以戏曲理论家李渔为代表的形式派。17、《茶馆》三幕戏分别写了建国初期、文化革命、改革开放三个时期
5、。(×)P257.《茶馆》,三幕话剧。结构上采用了编年史的写法,即图卷式的结构。《茶馆》三幕戏分别写了满清末年、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后三个时期,按历史顺序写了旧中国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18、郭沫若抗战前夕成功创作了长篇叙事诗《屈原》。(×)P236.郭沫若于抗战时期创作了《虎符》《屈原》《唐棣之花》《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等历史剧。郭沫若历史剧的主要特点:1.多取材战国时代。剧中出现的人物多具有崇高的人格美,也富于悲剧色彩,他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2.强调对历史精神的把握,而不被历史事实所束缚,对具体事件进行了必要的虚构
6、和改造,浪漫主义特色突出。3.突出了现实针对性和政治尖锐性,许多作品直接批判了当时的社会政治。4.有着诗剧的明显特征。19、《包身工》的作者是沈从文。(×)P210.报告文学《包身工》,作者夏衍。20、《茶馆》按历史顺序写了旧中国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见17题详解。二、选择题,请在每小题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答案(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诗经》中最能体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特点的是(C)A.三颂B.大雅C.国风D.小雅P7.《诗经》共305篇,按音乐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十五国风“是劳动人民
7、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产物,是《诗经》的主要精华。“二雅”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批文人诗作,也较为广泛地反映和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风、雅共同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三颂”虽多为歌功颂德之作,但仍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并且对后世碑志、赋颂和诔铭等文体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2、《边城》的世界具有(B)A.新兴城镇的色彩B.乌托邦的色彩C.现代化的色彩D.荒僻冷漠的色彩P291.《边城》具有浓厚的牧歌情调。《边城》的世界也具有乌托邦的色彩。汪曾祺说“《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作为一
8、部带有牧歌情调的乡土小说,《边城》与五四以来形成的表现压迫和不平,或者批判愚昧、落后,挖掘民族精神创伤的乡土文学传统不同。但它也有其文化批判的指向,即是用“梦”与“真”构成的文学图景,同作品外的现实丑陋作对比,让人们从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