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48973
大小:65.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1
《冰心《笑》教学参考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的生活态度;感受作品语言表达的准确与精炼,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课文理解】爱与美,是冰心散文的两大主题。清丽的语言、细腻的笔触、细致的描写是冰心散文的突出特点。课文《笑》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写法上都集中体现了冰心散文的这些特点。课文如诗如画、结构齐整,段与段之间环环相扣,情景相生,流淌着浓浓的爱意。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1-2段为第一部分,写第一场景。“月光”由窗外而室内,“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3-7段为第二部分,写第二、三场景。赤脚的孩子和茅檐下的老妇人的图景。8-9段将三个场面“绾在一
2、起”,点明“爱”的主题,线索清晰,层次清楚。图画中的三个人物形象:“——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地笑。”“——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地笑。”“——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地笑。”这三幅图画的相似之处有二:一是雨后月夜的背景;二是微笑,温暖友善的微笑。三幅图画的不同之处则是画中人物的形象特点:安琪儿是爱的使者,所以“扬着翅儿”;孩子天真活泼、无拘无束,所以“赤着脚儿”;农家的老妇人,因为年迈,所以“倚着门儿”。记忆中的三幅图画的背景,与作者置身的现实环境的一致性,为课文的情与景铺就了交融的通道:
3、一样静谧清美的雨后月夜,一样纯真柔美的微笑,传递给作者的是一样温暖的爱意。景真情切,交融一片,深深地撼动读者的心灵。文章末段写在爱的暖流里,“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与课文开头的“苦雨孤灯”形成对照,更显美好而温馨,揭示了爱与美的力量,完成了对爱与美的讴歌。课文的语言清丽、描写细腻,生动传神。叠词的使用如“渐渐地”、“隐隐地”、“默默地”、“慢慢地”等,作者描写的是一种温和渐进的状态,与人物自然内敛的微笑和谐一致,体现了语言的分寸感和描绘的准确性;动词的使用如“闪闪烁烁地”、“泛来泛去”、“飘飘漾漾”等,描写细腻、生动、
4、传神;又如:“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一个“浸”字,表达出了月光如水的特点;“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绾在一起”一句中的“绾”字,形象的表现了作者的万千思绪都汇聚在这温暖的微笑里。【教学建议】一、从“课文中三幅图画有何相似之处”这一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解读文中三幅微笑的图画隐含的爱与美,这是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二、本课的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课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教学中从三幅图画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从“笑”到“美”再到“爱”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过程。作者从视觉的美感,联想到人情的温暖,并由此触发内心深处爱生活、爱他
5、人的美好感情。三、本科的教学重点应该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形容词、动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并做简要赏析。【相关链接】一、作者简介此处略,可以自行到百科查找。二、中西合璧的美文典范——读冰心的散文《笑》有感《笑》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标题,也是一个寄寓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形象。她用我国传统的审美方式诠释西方的这一思想。在新文学中,冰心的《笑》不愧为中西合璧的美文典范。冰心这篇散文写于她20岁时的1920年,在此前,她也开始创作小说了。她中学时代在教会女子学校学习,“中学四年之中——因着基督教义的影响
6、,潜隐的形成了我自己的‘爱’的哲学”,冰心“爱的哲学”具体表现母爱、童心和自然。《笑》就是这种哲学的图解。那时正是新文化运动的热潮时期,在思想上和形式上都有别于旧文学,而此时,正在逐渐展现新文学形式的雏形,从时间上看,冰心的文章无疑是有开拓精神的。并且,把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注入口语白话文形式来表现,在当时具有普遍性,而《笑》正反映了这种时代精神。但是,文章用了一个具体的形象来传达“爱”的思想,塑造美的形象,汲取了我国传统的审美方式,读者在审美过程中,只有通过传统的方式才能理解其间的韵味。首先,是运用传统的辩证手法创造出美的形象来。第一
7、是用情景交融方法创造深邃的意境,笑是“微微”的,是一种并非强烈的情绪,与清新秀美、宁静安详的景物相照应。使之达到景中有我,我中有景的移情效果。画面主体是小孩,他是幸福的,因为置于和平安静的环境中,通往这一环境的是“一条长长的古道”,而道路是泥泞的,告诉人们过程艰难,到了近村处,就别有一番洞天:有田、有水、有树、有明月挂树梢。真有到了桃源仙境之感。在这种环境中的小孩怎能不笑呢?画面主体是老妇人,她的背景是雨后的庄稼和海上升明月的景色,是一个广阔的世界,暗示了人类的责任和关爱。第二是虚实相生,开始,写雨后窗开内外的景是实写。窗外景,为全
8、文定了感情的基调;窗内景,为思维的发散点,触景生情,展开联想。其后,按此形式虚构、描绘了两幅图画,幸福中小孩的笑和慈祥的老妇人的笑,传达理想社会生活的理想感情。最后从理想的生活中畅游归来后,油然而生的情绪,采用了传统的内省式的审美体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