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贷论文农村金融论文

农村信贷论文农村金融论文

ID:32548885

大小:62.3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1

农村信贷论文农村金融论文_第1页
农村信贷论文农村金融论文_第2页
农村信贷论文农村金融论文_第3页
农村信贷论文农村金融论文_第4页
农村信贷论文农村金融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信贷论文农村金融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村信贷论文农村金融论文河北省贫困地区信贷市场阻滞分析  提要本文通过对河北省承德市贫困农村地区农村居民调查走访,掌握了贫困农村地区的“三农”现状。结合贫困农村地区金融现状,提出设立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组建适应农村不同层次信贷需求的新型信贷供给机构,以期在农村金融组织和农户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有效地改善当地“三农”问题。  关键词:“三农”;信用担保;农村金融    为了改善河北省承德市贫困农村地区“贷款难”与“难贷款”的状况,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09年11月开始进行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内容涉及贫困农村地区农民及农村金融的基

2、本现状,调查范围涵盖承德市七个国家级、省级贫困县(丰宁、围场、承德、隆化、平泉、滦平、宽城),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87份。  一、承德市贫困地区信贷需求状况  (一)贫困地区的“三农”现状。承德市贫困农村地区人均年纯收入较低,54.5%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1,000~2,000元,另外还有很大比例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达到23.6%。其收入来源以农业收入(36.4%)和打工收入(50.9%)为主。大多农业自然条件很差,大部分是山区,耕地少,投入多、产出少,周期长。其中,农业生产仍然以手工劳作为主,思想观念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范畴,越

3、是贫困地区越是如此。而承德市贫困农村地区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较少,造成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严重。这样,在承德市就形成了现代工业与落后农业并存的局面,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农民在消费方面主要侧重于基本的生活消费,消费集中在衣食住行。其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较大,占生活消费支出的50%以上。这种消费比例特征预示农民生活消费支出费用有一半是停留在解决温饱问题上,离小康水平基础性消费还有一定的距离。子女的教育费用在农户眼中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很多辛勤劳作的农民用大半辈子的积蓄来供子女上学,但是部分

4、农户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无法满足高等教育支出。此外,“看病贵”的问题也依然困扰着农民们。虽然现今农村中正在普及农村医疗合作社,为农民就医治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对于本身经济基础底子薄的农民来说,一旦家里有人生大病,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社会问题比较突出。  (二)信贷市场结构调查。首先,当地农户面临的普遍问题就是贫困问题,收支平衡且略有节余的家庭所占比例很低,近50%的家庭没有结余,而且78%的家庭有债务;其次,农户贷款用途主要与家庭种植、养殖相关,有相当的部分还用于子女教育、盖房和治病,用于经商的比例最低;再次,农户贷款数额较低,多为3,0

5、00元以下,其中,又有超过1/3的家庭贷款数额在1,000元以下。农户金融需求的生存需求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户的借款行为。生存需求特征,使得农户一些情况下的金融需求无法与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对接,比如用于子女教育、盖房和治病的非生产性资金需求显然并不在正规金融服务的范围内。而3,000元以下,甚至1,000元以下的资金需求数额,显然也很难满足正规金融机构的成本收益法则。诸如此类的原因,导致农户的借款来源呈现出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并存的格局(金融机构贷款,占比33.1%,亲戚朋友的资助,占比29.3%),可见,农贷市场的分割性特征是客观存在的。  (三)制

6、约农民致富的因素。承德市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影响农村经济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因素很多,如图1所示。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农村政策这一宏观因素以外,广大农民普遍认为缺少资金(58.2%)是影响农民致富的主要原因。因此,要解决贫困地区的“三农”问题,除了政府部门不断调整农村政策外,根本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而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三农”的“缺血”问题。(图1)  二、农村金融机构  承德市贫困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种类较少,就金融发展的地域结构看,承德市贫困农村地区的农村金融存在较明显的被抑制现象。  (一)农信社。农村信用合作社被看成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农村资

7、金流动的垄断者和投融资活动的主渠道,这在承德市贫困农村地区也不例外,遍布广大农村地区,但农信社的支农功能总体还比较弱。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农民对信用社的金融服务不满意,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信社缺乏合作性质。随着金融制度的改革,合作社的互助共济性正在淡化,“官办”色彩浓厚,农民缺乏入社的积极性;第二,农信社虽然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因其资本充足比率低,经济规模小,不良资产比率高,员工素质较差,管理水平低;第三,信用社为农村社员服务的范围非常有限。经营的自负盈亏、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商业倾向,使得资金向收益相对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流动。而对于效益低、风险高的农业

8、贷款发放上则慎之又慎,经常出现“嫌贫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