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秋海棠赏析

何其芳秋海棠赏析

ID:32545783

大小:107.3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11

何其芳秋海棠赏析_第1页
何其芳秋海棠赏析_第2页
何其芳秋海棠赏析_第3页
何其芳秋海棠赏析_第4页
何其芳秋海棠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何其芳秋海棠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何其芳秋海棠赏析迷蒙而精致的语言,细腻的如同仕女手中的绣针的文笔,美艳得简直令人屏息。通过对人物的刻画与细节描写,运用比喻,描绘了一幅月夜独忆图,隽永而优美  昔有女子,怀人不至,泪洒地,遂生此花。其色如妇面,甚媚,名日断肠。断肠即海棠,敷衍的故事,朦胧的意境,沁出淡淡的忧。迷蒙而精致的语言,细腻的如同仕女手中的绣针的文笔,美艳得简直令人屏息。通过对人物的刻画与细节描写,运用多种手法,如用象征的手法,借助意象表达幻灭后哀伤、颓废、孤独的情绪。通过依事托物、抒情寄兴的手法,拓宽了抒情散文的领域和特

2、点。文章以精炼、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一幅月夜独忆图,寓情于景,寄托了美妙而深邃的情思,文笔细腻,想象丰富,具有梦幻和绮丽的色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思想深刻,华美空灵,有艺术韵味,能抓住人、吸引人、感染人。何其芳曾这样表达自己的追求“我企图以很少的文字制造一种情调:有时叙述着一个可以引起许多想像的小故事,有时是一阵伴着沉思的情感的波动……我追求着纯粹的柔和,纯粹的美丽”。在各种文体相互渗透,而散文日益朝“叙事化”和“说理化”方向发展的30年代,何其芳的上述自觉追求具有别具一格的意义,而且

3、他的尝试是成功的。这些充满田园诗风格的感伤散文,在30年代的文坛独树一帜,风靡一时。思想忧郁,生活单调的何其芳较多地偏于艺术上的琢磨,再加之他毕竟是一位诗人,他有意无意地以诗人的态度进行散文创作,他的诗人气质为他诗性散文观的实现提供了完全的可能。在他早期散文,特别是《画梦录》的创作中,他爱倾听一些飘忽的心灵的语言,捕捉一些在刹那间闪出金光的意象,刻意追求散文诗化的想象和意境,刻意追求散文的“情趣”。刘西渭先生曾经作过这样的评价:“何其芳先生更是一位诗人。……在气质上,却更其纯粹,更是诗的,更其近

4、于十九世纪初叶。也就是这种诗人的气质,让我们读到他的散文,往往沉入多情的梦想,……”也有学者称何其芳把诗、小说、散文打通,用诗的手法写散文,以散文的手法写诗。  《画梦录》散文集中《秋海棠》这一篇散文则极为明显地体现了何其芳早期散文诗化的特点。何其芳曾经表示:“我喜欢那种锤炼,那种色彩的配合,那种镜花水月,我喜欢读唐人的绝句。那譬如一微笑,一挥手,纵然表达着意思,但我欣赏的却是姿态”,他说的唐人绝句指的是温庭筠、李商隐的诗词。不难看出,《秋海棠》中,“秋海棠”、“思妇”、“石阑干”这样一些主要意

5、象都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而散文中不仅选用了“颤悸”、“柔波”、“幽辉”等华美的词,明喻、暗喻、通感修辞技巧的运用也都显示出唯美主义的特色。这些都是典型的“温词”式写法。此外,我们更应该注意到,文中“仿佛听得见夜是怎样从有蛛网的檐角滑下,落在花砌间纤长的飘带似的兰叶上”、“刚才引起她凄凉之感的菊花的黄色已消隐了”、“这初秋这夜如一袭藕花色的蝉翼一样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这样一些句子用了极为繁富的修饰语,雕饰得十分华美,而长长的句式带来的又是一种静美的状态。  正如上文分析,《秋海棠》在词、句

6、、修辞上的独特之处都不免让读者联想到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渡香腮雪……”温词中“金”、“香腮”等词显得华美、富丽堂皇,而词人又用“小山”、“云”、“雪”这样一些自然意象来做调和。同时又与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秋海棠》和温李词不仅仅是在技巧上存在契合之处,而且在意象上也构成了一种“互文”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这篇散文并非写实,而是一种虚拟,是对古典诗词进行再创造,亦即用现代白话以散文的形式来复制中国古典诗词,或许又可以称之为“改

7、写”。  诗化之外,《画梦录》的特质还体现在内敛的“独语”叙述方式的采用上。“独语”最大的特点便是封闭性与自我指涉性,它并不顾及与倾听者的交流,因而作者抒发内心感触往往不通过直抒胸臆,而是采取一种间接的方式表达。如果从以上角度来细读这篇散文,读者便不难理解“思妇”这一意象的设置了。作者为什么要设置一个思妇的形象呢?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都写出了思妇

8、在家乡思念游子的幽怨之情,可见“思妇”这一意象是寂寞的失意的。“思妇”在《秋海棠》中实际上是一种象征,何其芳正是以“思妇”象征自己内心的寂寞及失意。这也可以看作是对英国诗人艾略特所提出的“客观对应物”理论的暗合,这样便实现了对个人情感的客观对象化。“客观对应物”的采用可以说是何其芳《秋海棠》诗化的另一个佐证,当然这里主要表现出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论对其创作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中国古典诗词及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下,何其芳在散文集《画梦录》中创造了一种独具诗性的独语体散文,拓展了散文的艺术表现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