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苏菲的世界》读书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苏菲的世界》知识点(不完全)归纳自然派: 泰利斯Thales水 安纳克西曼德Anaximander无限 安那西梅尼斯Anaximenes气 帕梅尼德斯Parmenides一直存在感官幻象理性无变化 赫拉克里特斯Heraclitus变化无静止(同一河流)相对一致性乃万物之源 恩培都克里斯Empedocles不是只有一种基本物质四元素土气水火四元素的分合力量爱恨 安纳萨格拉斯Anaxagoras微小粒子(可以无限小)太阳是石头 德谟克利特斯Democritus最小单位原子没有来自虚无形态各异的原子无力量灵魂灵魂原子
2、 诡辩学派: 批判神话哲学问题或许有答案,但人类永远无法解开大自然之谜(怀疑论) 普罗塔格拉斯Protagoras事情对错好坏看它与人类需求关系不可知论者害羞不是天生的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 古典派: 苏格拉底Socrates
3、知识的产婆
4、发自内心的知识,搜索自己的内心
5、称自己哲学家(所谓哲学家就是那些领悟到自己有很多事情并不知道,并因此而感到苦恼的人)
6、理性主义者
7、知善者必能行善
8、绝对的是非观 柏拉图Plato
9、模子理论--理型的世界-永恒不变(vs感官世界-流动)
10、理性永恒不变,而且是宇宙共通的。
11、
12、不朽的灵魂-理性eros-爱-灵魂体验到一种回归本源的欲望
13、洞穴神话
14、理想国--三部分(每个国民都明白自己在国家中扮演的角色)
15、女人也有理性
16、公立教育
17、统治者和战士都不能享受家庭生活,不许个人财产
18、律法-宪法国家仅次于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19、自然生物学家
20、理型是看到马形成的概念
21、真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是我们用感官察觉的事物
22、形式(个别特征)与质料(事物组成材料)
23、自然界每种变化,都是物质从“潜能”转变为“实现”的结果
24、目的因,质料因,主动因,形式因
25、自然界分类(生物学!)
26、创立了逻辑学
27、无生物(无改变潜能,
28、只能通过外力),生物(有潜能改变)分类的标准是能做什么和做些什么
29、有一位“上帝”存在于大自然层级的顶端——是各种活动的目的因
30、快乐的三种形式(享乐,自由负责的公民,思想家哲学家)
31、黄金中庸(勇敢,慷慨)
32、君主制(专制),贵族政治(寡头政治),民主政治(暴民政治)
33、女性是未完成的男人,仅仅是土壤 犬儒学派: 真正幸福的人不依赖外在环境,一旦获得了真正的幸福,便不可能失去它。 戴奥基尼斯Diogenes
34、木桶,斗篷,棍子与面包袋
35、无需担心健康,不必担心别人的痛苦让自己受罪 斯多葛学派: 每个人都是宇宙常识的一小部
36、分,每个人都是小宇宙,即大宇宙缩影。
37、宇宙中有公理存在(神明的律法)
38、一元论(柏拉图二元论) 西塞罗Cicero
39、人本主义
40、无偶然,皆命运(生老病死)stoiccalm 伊壁鸠鲁学派: 伊壁鸠鲁Epicurus
41、享乐主义
42、副作用
43、获得更大更持久更强烈的快乐的方式
44、精神的乐趣与节制自我规范
45、德谟克利特斯的原子理论
46、离群索居 新柏拉图派: 普罗汀Plotinus
47、救赎论
48、两级——神圣之光(灵魂),不存在的完全黑暗(物质)
49、神秘体验(物我合一,我既是上帝) *印欧文明VS闪族文化(听觉,一神论,线形历史)
50、 *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 理性主义者: 笛卡尔Descartes
51、哲学体系化,引进数学方法
52、精神物质不同(柏拉图)
53、对每件事怀疑,理论建立在确定的事物上
54、怀疑——思考——存在,我思故我在
55、完美实体的观念必定来自完美实体本身,既上帝
56、宇宙中两种真实世界——思想(灵魂),外延(物质)(二元论者)
57、理性可以挣脱原始欲望的控制 史宾诺莎Spinoza
58、批判性眼光看圣经
59、大自然既是上帝,泛神论者
60、宇宙间只存在一种实体(一元论者)
61、人类只能认出思想和扩展两种上帝的属性
62、上帝透过人类的身体(人不能自己决定,人的天性)
63、,上帝是内在因
64、 经验主义者: 洛克JohnLocke
65、思想反应看过的事物,心灵初始是空白的
66、单一感觉的复合体(婴儿吃苹果)
67、感官的主要性质——重量,运动,数量等;次要性质——颜色,气味,味道,声音等(受笛卡尔影响)
68、每个人都有相同的一些道德原则,相信naturalright的存在(理性主义者特征)
69、凭借理性可得知上帝的存在
70、自由宽容,两性平等
71、提倡政权分立 休谟DavidHume
72、复合的概念乃不实概念,如天使
73、人类应该回到孩提时代对世界的印象
74、知觉分印象(对外在直接感受)和观念(对印象的回忆)
75、我们心中有的只是这些
76、来来去去的直觉和感觉,并没有一定的“自我同一性”(像电影)
77、不可知论者
78、大自然法则——习惯性期待
79、强调经历“因果法则”的重要性,勿妄下结论
80、言语和行为由感性决定,有同情心,与理智无关
81、 伯克莱GeorgeBerkeley
82、主教,唯物主义腐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