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立人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55021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立人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55021

ID:32534526

大小:146.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2-11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立人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55021_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立人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55021_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立人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55021_第3页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立人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55021_第4页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立人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55021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立人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5502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立人中学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2.A.宗法分封制形成中B.贵族爵位等级萌芽3.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4.有观点指出,西周的

2、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5.A.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6.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D.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7.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该思想家的流派是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8.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这就是说9.A.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B.秦朝的

3、朝议制度徒有虚名10.C.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D.秦朝集权统治开启了郡县制11.据《秦律·置吏率》记载,秦朝时国家任免官史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这反映了12.A.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B.当时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13.C.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D.国家官史的腐败现象严重1.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据此可知2.A.“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B.西汉中期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3.C.儒家刑罚思想取得正统地位D.春秋以来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4.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

4、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这表明董仲舒的观点5.A.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性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6.C.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7.“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中国传统政治最早分野是8.A.三公九卿制B.中外朝制度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9.魏晋时期势力极盛的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他们有的主张自然是本,名教(儒学)是末;有的更是猛烈地批判名教礼法。这些都反映出当时10.A.儒家思想的

5、正统地位已经丧失B.已经涌现出反封建的民主思想11.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D.面临亟待重建封建信仰的任务12.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这说明魏晋之时13.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14.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15.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棉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这反映了隋唐时期手工业16.A.行业经营由官

6、府计划B.突破了政府管理17.C.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D.部门间联系减弱18.唐朝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唐朝设立政事堂的主要功能是]A.防止三省专权,加强皇权B.防止三省推诿,提高工作效率C.政务公开,相互监督D.发挥集体智慧,作出集体决策19.北宋范仲淹提出:“茶盐商税之入,但分减商人之利耳!行于商贾,未甚有害也。今国用未减,岁入不可阙,既不取之于山泽及商贾,须取之于农,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上述言论不能反映1.A.商业冲击农税主体地位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2.C.“三冗”局面加剧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3.先秦至隋唐时期,祭

7、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祭祀礼仪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宋代祭祀礼仪的上述变化主要归因于4.A.科举制度不断成熟B.理学正统地位确立5.C.小农经济相对发达 D.文化氛围相对宽松6.黄宗羲说:“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制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7.A.孔子B.朱熹C.王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