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周考文综-历史试题(12.11)(附答案)$748294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周考文综-历史试题(12.11)(附答案)$748294

ID:32533970

大小:6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1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周考文综-历史试题(12.11)(附答案)$748294_第1页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周考文综-历史试题(12.11)(附答案)$748294_第2页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周考文综-历史试题(12.11)(附答案)$748294_第3页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周考文综-历史试题(12.11)(附答案)$748294_第4页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周考文综-历史试题(12.11)(附答案)$748294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周考文综-历史试题(12.11)(附答案)$74829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4.《汉书·武帝记》记载:元朔元年,有司奏“令二千石(郡守、刺史等级的官员)举孝廉,所以化元元(平长百姓)、移风俗也”,且有实行可见,不容谬举”。这说明察举制()A.具有严格的选举制度B.解决了官员空缺的问题C.兼有社会教化的功能D.使地方获得自主用人权25.宋代手工业制作和商业流通脱离了“用物”的初级阶段,分别向“竞作机巧”“竞通珍异”的方向发展。此变化()A.深受官营手工业产品影响B.说明民营作坊追求品牌效应C.阻碍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手工业的技术创新26.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

2、“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此类小说()A.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B.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C.折射了当时社会价值观D.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27.1900年《东南商报》记载,汉口“乡间老成妇女子,特购入棉纱,以自织成其所好土布()余剩则卖却”。汉口乡间的现象反映出A.耕织结合更加紧密B.自然经济趋向瓦解C.西方经济掠夺加剧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28.下图是近代西方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去北京》的漫画。此漫面所反映的事件()A.是清政府甲午战败影响的结果B.致使中国更多的领土主权丧失C.客观上推动了民主

3、革命的发展D.是清政府对外束手待毙的结果29.“作为流产了的共和悲剧的见证人,新文化自由主义者们被迫相信、即使最精心设计和最进步的制度,也只是纸上的计划,不能达成必须的改革目标。”为此”他们”()A.主张建立西方民主侧度B.力图从思想上改造国民C.极力将中西方文化融合D.提出了人民民主新体制30.它“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以户为单位的新型农业耕作模式”。材料中“新型农业拱作模式”()A.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生产B.不利于集体经济的发展C.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提高D.推动了农业生产商品化31.罗马法中

4、规定“被监护的女子和被保佐人,不经监护人、保佐人同意不得出让其要式转移物”。这说明在古罗马()A.强调对公民的人文关怀B.关注对私人利益的保护C.重视规范社会公共秩序D.个人利益受到严格限制32.下图是1801年和1841年英国的农业、工业、商业运输业占其国民总收入比例的变化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了()A.工业革命激化了工农矛盾B.英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严重落后C.英国正向工业社会过渡D.英国己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33.1962年11月,赫鲁晓夫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作的报告中指出,在核武器时代,必须显示出“更加清醒的头脑和消除国家间不和

5、的各种障碍的更大愿望”,同时应加强国际关系中“理智的准则”。此报告()A.说明苏联放弃争霸政策B.促成了核危机的成功解决C.有利于美苏关系的缓和D.反映苏联转向了国内改革34.2016年6月24日,经公民投票,英国最后决定退出欧盟,英国退出欧盟反映了()A.欧元货币体系走向分裂B.英国从此走上经济独立C.欧盟不再适应时代需要D.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受挫35.秦政府规定:官史必须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能奏效;未经任命而先行任职,或受私人派遣任职者均要受到法律治罪。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且不准带随员赴任;到了新任职位之后,也不得随意除其

6、故官佐,更以之新官……违者依法泊罪。这些规定旨在()A.强化君主专制B.规范官吏从政C.树立法律权威D.加强中央集权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于夏、商,西月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

7、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制向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丈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材料二1924年11月,孙中山在日本的演说《中国内乱之原因》中说:“说道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这次我到北方去,能够做成和平统一,也未可知,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孙中山始终把武装斗争视为达到国家统一应采取的主要方式。为实砚国家统一,孙中山一生都在不断与各派势力作斗争。在坚特武力统一的同时,孙中山

8、从未放弃过和平统一的努力。——摘编自王健《论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1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